一百三十二、要郡王命(1/2)
林阿奇抱着她胳膊,小脸在上面蹭蹭:“我知道啦,好姐姐——”
谢霭在京并未停留太久,下午便与她们告别,她要去漳乾北府找裘灯处理后续事宜,就不跟他们回溪乡了。
林阿奇抱着她良久才肯放她去:“什么时候摆喜酒,可不能落下我啊!”
谢霭平白被她闹得脸红:“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臭丫头胡说什么?”
林阿奇被她嫌弃,当即闹情绪:“我不臭我不臭!谢姐姐有裘灯就嫌弃我了呜……”
在场众人:???
面对无理取闹的臭小孩,只需拎起来打一顿,哦不,买一顿大餐就好了,一顿不够,那就两顿。
林阿奇跟着云起一连去京都大街晃悠,吃了两顿大餐,心满意足地回到明王府。转过一道花廊,闻着傍晚残花馨香,林阿奇掐了几朵抛着玩,这才听到府里的奴才们议论关于太后生辰以及朱家小姐之事。
八卦不听白不听,走过路过后悔心。
某女竖起大耳朵,躲在红漆柱子后,探个头,悄咪咪瞅着那边动静。
八卦似乎才开始不久,林阿奇搓了搓手,她来得正是时候。
“和乐长公主此举太过孝顺了!”
孝顺?出什么事了?
“谁说不是呢?哎,到底是女儿更亲些,咱们皇后娘娘都不一定能做到这样。”
这又与皇后有什么关系?林阿奇百思不得其解。
“割腕以血入参汤,虽是养女,但能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救治危在旦夕的太皇太后,到底也是真心疼母亲的。安忠夫人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和乐长公主割腕救太皇太后?什么命要血入药?难不成后宫里也有姬花蛇,太皇太后中了和她一样的蛇毒?
林阿奇听得一知半解,眼见着天际斜阳西沉,金黄橙粉的流云渐墨,明王府弯亭一角染上蟹青般幕布色,才觉自己站了有多久。
回屋的步伐有点吃力,慢腾腾的,林阿奇一时不知该如何消化这些听到的内容。
姜风的娘……是这样的人吗?
太后诞辰在即,因着大军回朝的缘故,皇帝之意是不要大办,举行宫宴即可。
然而太皇太后却在不久前得病,迟迟不好,却只见吉祥宫新受宠有孕的一位娘娘,这引起了养女和乐的不满。因为太皇太后的缘故,这生辰礼到底办不办,倒成了后宫一等心事。
和乐长公主本就因儿子入狱闷闷不乐,又逢母后病体不安。
于是找太医院亲自把关抓药煎药,又割腕以血入药,终于换得太皇太后病体安康,太皇太后感念和乐孝心,让皇帝释放两位郡王,儿子平安出狱的好结果。
据说前一日,吴王的一位侧妃顶撞了和乐长公主,太皇太后一听说,立即派人进王府教侧妃规矩了。太后对此一言不发,像是避之不及。
只是后来宫中有流言传出,说太皇太后娘娘根本没病,要不然怎么不怕将病气过给吉祥宫的小主呢?太皇太后只是躲着和乐公主罢了。
本就是流言不可信,却不想太皇太后一怒之下,将那些质疑和乐孝心的宫人们全部仗毙发落了。
如此一来便坐实了太皇太后娘娘是真的生病,和乐公主也是真的大爱孝心,为太皇太后娘娘付出良多。如此孝思不匮的好公主,怎么会教养出两位不忠不孝、办事不力的郡王呢?
大小二风郡王定是被诬陷的。
张室大人早就被流放了,而两位随从郡王却因和乐长公主慈救太皇太后之举安然无恙,实在令人唏嘘。
至于京城朱家之事,那就更加离奇了。
年前秋时,朱家二小姐朱惜雪抛绣球招赘婿,与奚弘义结为夫妻。
却不料,大婚第二天,夫婿便失踪了。
此事一直是由京中东城府尹暗中调查的,从未公开示人。
直至前阵子,朱衍大人与友人喝酒,感慨自己是个不祥之人,这才醉酒吐心事,道出了女婿失踪一案。
至今好几月过去,朱家女婿案却一直不曾有音,如此离奇,倒叫人怀疑奚弘义入赘后悔,逃回庐州老家了。
可朱家另外的大小姐亲自站出来表明,朱家一直与姑爷的庐州老家有联系,姑爷从未回去过。
这就令人费解了。
朱家好歹有名有地有房产,这奚小子不过是个穷书生,来京城投奔什么亲戚,误入朱家上等豪宅,来日考取功名,另立府邸,还有朱家帮衬,也算是不错的归属了。
可他大婚第二日便平白失踪,多月未有消息,其中的隐蔽诡秘,实在令人费解。
京中老百姓早就把这新鲜的二事当做谈资,沸沸扬扬闹了好些日子了。
林阿奇初回京城,对此一无所知。
朱家那事与她无关,听过便也罢了。只是姜风算她一个朋友,同路而行也算认识了,他入了大牢,云起身为表兄,难道不知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