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 列阵出征(1/2)
百官散朝,只余几位一、二品大臣继续在议政厅议事。
“先说说主要调动哪几个州府,各多少人马吧。”景康帝一挥龙袍袖,端着茶壶轻呷一口,动作虽虽说不上文雅,但举手投足之间,尽有帝王压抑之范。
各位大臣倾言相谈,议政厅上茶不断。
直至午时,皇帝才揉揉眉角,摆了摆手:“那便如此吧。只是这君武山右侧一带至关重要,为防贼人绕山偷袭,此地定要严加把控。”
“君武山右侧乃是嘉元关,地势甚是辽阔平坦,的确要好好严守。”一名老臣道。
皇帝换了个更舒适的坐姿:“此地原有镇守的是哪位将领?”
周大人垂眸,略一回忆:“回皇上,是左将军。”
“左遄啊。”皇帝笑了,“朕竟然忘了。去年他还回了京城给他伯父办丧事,后调任过去任期三年。”
皇帝大手击桌,发出沉闷声响:“那就先让左遄领旨增援以待粮草吧。”
室内登时静谧无声。
“是,皇上。那这押运粮草之事该派何人?”良久,才有一大人进言。
“任左都巡鉴张室为晋远四品,带头护送军粮,务必确保万无一失。”皇帝眸子一扫,阴沉之气颇为峻烈,“至于随军——和乐长公主之子年十九,也是时候为国分忧了。”
“皇上是说大风郡王、小风郡王?”
景康帝嘴角绷直,又缓缓露出一抹弯笑:“就让他们两个做张室的左膀右臂。”
“皇上,两位郡王毕竟年轻,从未历经过此等重要军务,如此安排……”
“周大人。”皇帝声音冷起打断,“你一向就是太过谨慎了。年轻人自是要时常磨炼方能成就傲骨,明王不也是八岁就上战场吗?他们两个都快而立了,还算什么稚儿?”
明王?诸位面面相觑。
大风郡王也就罢了,好歹是个稳重性子,这些年在邵陆书院算是学有所成,还有望参加今年会试。
至于这小风郡王……
那可真是一言难尽。跟明王比?那还是算了吧。他就是再长人家几岁,在诸位大臣心里,也半点不及明王八岁之勇啊。
想到明王,大臣们心底又是叹气。
“是,老臣明白。只是另外是否还要再派几个任命官随行?”两位郡王到底是个虚职,靠着荫封过日子。说到底周大人他小心也不为过,毕竟是军机大事,怎好如此随意?
皇帝似是不耐烦了,干脆稍弯身子背靠龙椅,如此不端,最刚正不阿的韩首相嘴皮子微动,训诫之言即将脱口而出,皇帝声音又悠悠响起:
“那就随周大人安排吧。朕近日为战事操劳身心不支,就闲散了吧。”
韩首相憋着一肚子气,力沉丹田,声音颇为严厉:“请皇上保重龙体!”
走上官道,韩首相仍是一副怒火中天之样。
程乐山摇摇头,一脸无奈。周大人倒是对此感慨良多,开口轻劝:“皇上自有分寸,我们也可少操点心了。”
“分寸?”韩首相斜觑他一眼,心中冷哼。
就皇上方才那副样子,哪有半点分寸?他们整整商议了一个上午,皇帝轻轻几句就把他们打发了,全凭自己心意做主。
这也就罢了,挑的人得是信得过的才行啊,这张室不过是个四品文官,让他去办武将的事,这算怎么回事?
人家亲娘病重走不开,这些个大臣心底也有数,可这皇帝没数能怎么办?要是人一心记挂母亲,又操劳战务,岂不是太为难人了。
再者,一想到小风郡王或多或少惹的那些事,几位大臣心里就直犯嘀咕。听说还惹了程大人的闺女……
韩首相与周大人皆将目光投向程乐山。
程乐山微微一笑,一派儒雅之风:“二位这是怎么了?”
韩首相嘴角一绷,胡子微翘:“程大人就没有对皇上方才之言有甚想法?”
“皇上心中既定之事,有无又有何不同?”
无中本无,有也变无。
韩首相笑了,只是他那刚毅面庞突地笑起来,还怪有一番别扭。
周大人提着嘴角,垂眸既定。
怪不得能升得这么快,体察民情固然重要,可揣测圣意更是一门绝活啊。
三人迈出宫门,齐整的步伐也同样迈进了君武山地界。
“好雄伟的关道!”林阿奇看得连连咂舌。只见连绵不绝的厚实城墙之上,士兵陈列,红旗飘扬,一直到大山另一头,尽是大云兵卒们静立料峭春风的画面。
云起指着近在眼前的大关,面上满是豪情他笑道:“我幼时便上过那城墙了。”
“还有我!我也跟王爷一块上去过!”
此时此刻,每逢关哨便有一哨兵站岗,铁衣铠甲好不飒爽威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