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出宫见闻(求月票收藏)(1/2)
第六十五章出宫见闻(求月票收藏)
朱由检处置完军务,便又回到御书房处理折子。
都是王承恩命人一堆堆分理好的,朱由检拿起另一堆,看了眼就皱眉。
这是都察院联名上书,要求增补内阁辅臣的折子,一连好几道都是。内阁的票拟是‘拟准’。
朱由检掂量着折子,心里若有所思。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只是如果选上来的不听话,徒增麻烦。
他心里想着人选,突然转头看向王承恩道:“温长卿,还任礼部侍郎吗?”
王承恩想了想转过身,道:“是,还在礼部。”
朱由检点头,想到温长卿!
温长卿即温体仁(1573年—1638年),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
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
历史上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
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崇祯三年(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入阁后他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为首辅。
崇祯十年(1637年),请辞获批,第二年在家中病死。
只是目前这人资历还太浅,现在能够进入内阁的,无不是东林党人或者立场偏向东林党的。
看了一阵子,朱由检一阵烦扰,起身道“将折子还内阁,入内阁预政务。”
王承恩神色一怔,道:“皇上,这是,要让他们入阁还是?”
内阁辅臣,无不是四殿两阁的大学士,东阁最为末端,往往由此开始。
温体仁资历也还不够,朱由检摆手道“先授礼部尚书,参与政事,不入阁。”
王承恩有些明白,答应一声,转身去传旨。
朱由检站在那默默盘算着,现在内阁有黄立极,来宗道两人。
内阁如果加上孙承宗,崔呈秀,周应秋和东林党的钱谦益六人应该足够了,接下来,就是要补齐六部缺职的尚书侍郎了。
朱由检让崔呈秀与周应秋入阁就是想让他们做刀,把京城内的商税收起来!
朱由检站在御书房内,莫名的直觉一阵烦闷,走到门外,看着偌大的皇宫,瞥了眼不远处迎风而立,颇为英俊潇洒的袁崇焕,心里顿时好了不少,微笑道“走,出去逛逛。”
袁崇焕猛然单膝跪地,道:“遵旨。”
朱由检看着转身的袁崇焕,他如同一个机械,一丝不苟的人。
这次出宫,朱由检没有带曹化淳,只带着袁崇焕与几个便衣侍卫,悄然出了宫。
烟花三月下扬州,四月的京城,虽然还有些寒意,却也有暖流流动。
朱由检背着手,在京城大街上慢慢的走着,与身侧慢半步的袁崇焕笑道“袁崇焕,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知道吗?”
袁崇焕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对京城还不熟悉,想了想道:“臣不知。”
朱由检失笑一声,道“走,找个地方听戏去。”
袁崇焕没有异议,刚要跟上猛的回头,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几个人慌忙转身,隐匿在人群中。
袁崇焕转头稍作沉色,便不动声色的悄然继续跟着朱由检。
很快,两人来到一家戏苑,朱由检看着门旁的立牌,楷体大写着‘花木兰’。
朱由检眉头一挑,带着好奇之色,背着手迈步走了进去。
跑堂倒也是眼尖的人,见朱由检衣着华贵,气度俨然,尤其是身后跟着的‘下人’也都颇为不凡,连忙热情的招呼道“这位公子,里面请,今天是江南名角小红元在京城的第一次上台,你是来着了。”
“哦,好,给我找个好位置。”
朱由检喜形于色,虽然完全不知道这个人,还是很高兴的扔过一块灵石。
跑堂接过灵石,顿时越大喜道:“好嘞,公子请,我给您找一个看戏的好位置。”
朱由检被跑堂领到了二楼,的确是一个好位置,恰好是台子的正中。
朱由检坐下来,拿起盘子里的瓜果,然后抬头看向站在身侧的袁崇焕道“来,坐。”
袁崇焕微微躬身,却没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