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给沈若玉的忠告(2/2)
她记得当时沈若玉身边跟着的伙计就不怎么样,还有一个在他背后对客栈指手画脚的舅舅,这些都是害群之马,要想好好做生意,这种人就最好离得远些。
姚锦诗虽然没有点明,不过好在沈若玉现在的脑子也没有那么一根弦了,他看完信后想了想,就想到了姚锦诗想要跟他说的是什么,然后他就想到了前段时间尤氏在他耳边的抱怨。
沈若玉自从跟着沈琮翎以来,就没再正经的接手生意上的事情了,主要是学习为主,他的那个舅舅见没便宜可占,也就没凑上来。
后来这不是他又跟着姚锦诗做生意了吗?他那个舅舅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消息,找上了尤氏,一顿诉苦,说什么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听说外甥这会儿做的生意很是赚钱,就想像以前那样跟着外甥干,一来帮了外甥的忙,二来也能贴补家用。
尤氏听完觉得“这算什么大不了事儿”,于是满口应承下来,转身就来“通知”沈若玉了。
好在沈若玉不是个糊涂的,以前那是什么都不懂,现在跟着沈琮翎和姚锦诗学了那么多东西,已经完全能明白当初舅舅就是在胡搞,所以自然不可能应承尤氏的要求。
尤氏因为这件事在家里闹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沈若玉以“锦记红酒”是姚锦诗的私产,他做不了主为由给推脱了。
当然了,尤氏当时还想直接去找姚锦诗说情的,最后被沈若玉兄妹两个一起拉住了才没做傻事。
不过这些事姚锦诗都不知道,所以才会在最后不放心的提醒一句。
而沈若玉明白了她的用意后,为了让她放心,特意在之后的通信中将这件事用吐槽的语气告知了她。
姚锦诗瞧见他在信上用轻松的口气跟自己抱怨家里的亲戚来给他捣乱,以及显摆自己是怎么将人给拒绝了的事情,不禁莞尔。
不过对于自己对他的不信任,姚锦诗也有点儿不好意思。虽然她提的隐晦,但是给人家瞧出来了,总有点儿尴尬的。
这些都是后话了。
只说姚锦诗一行人,从开阳府到京城晃悠了半个多月才到。
等他们来到京城的时候,都已经入夏了。
第一个得到消息来接的是程永年,他在京城里的山菌旗舰店做了两年,这期间基本上没怎么回过清河镇。
说起来,程永年是很有些经商天赋的,加上又是个勤奋好学的,有时候在街上瞧见其他铺子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会去信跟姚锦诗讨论若是自家铺子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危机管理意识有了,又有姚锦诗的远程指导,程永年这两年的进步可谓神速,现在一个人支撑一个铺子已经完全没问题了,他甚至跟姚锦诗商量着在京城开设分店的事情呢。
姚锦诗对他的成长也很满意,见他已经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了,就嘱咐他将铺子里的其他人挑可靠的培养起来。
现在摊子越铺越大,姚锦诗深切的感受到了人才不够用的苦恼,现在一门心思就想培养可用的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