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五姓七望(2/2)
李世民瘫坐在后殿的椅子上,满眼无奈的看向李承乾,“太子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李承乾自然知道他父亲的为难之处,摸了摸脑袋后说道:“儿臣以为一切还是都要等雨停再说,现在说南方的汛情也实在有些过早,不论南方是否出现什么问题,总归还是会有人过来汇报,那么我们不妨再等上几日吧!”
李承乾此言一出,房玄龄、魏征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倒不是说李承乾说的事情有什么错误,只是太过于中规中矩,像是一个究竟朝堂的老佝之言。
称心接着李承乾的话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第一我们一定要等雨停,或者等雨变小再做事情,第二南方会派哨兵过来通知我们也一定要等待他们的讯息,但是我们不必在长安城内等候,或许我们可以派兵去外面迎接他们,而且还可以迎接一下程将军和候将军的大部队。”
称心一边帮李承乾补漏一边接着说道:“臣以为皇上不妨下两道圣旨,一道圣旨为南方有水灾的讯息,可以让程将军和候将军去处置,另外一道圣旨为南方没有水灾的讯息,可以让程将军和候将军修整一阵子继续往长安赶就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看向徐东道:“徐爱卿,为什么你在地图上画了两种路线,你能为朕解释一下吗?”
徐东自然不敢马虎,紧忙凑上前来道:“启禀皇上,这两种线路乃是风暴从海上携带大量的能量,但是这些能量带着云彩一点点移动,就像是马拉车一样,渐渐的就拉不动了,所以我才有了这两种路线的可能,只是起点的地方还无法预料。”
徐东说的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之前称心教给他的,没想到徐东这小子领悟力惊人,还真把暴风雨和台风的关系解释的差不多。
李世民也知晓了徐东的意思,点了点头后看向了房玄龄,杜如晦去世后李世民更多的事情还是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商量。
房玄龄摸着胡子接着说道:“假如徐翰林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南方的汛情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不仅仅是百姓收到水灾的事情,更是今年乃至明年百姓有没有粮食吃的问题!”
长孙无忌也接过话来道:“之前和突厥征战强行调集了国内的大部分口粮,现在又遇到洪水,百姓们遭受不起了,朝廷也遭受不起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都知道长孙无忌说的是真的,称心也陷入了沉思中。
李承乾却是立马想到了还在长安的高昌国国王,只听他小心翼翼的说道:“高昌国的粮食好像挺多的,而且老国王还在长安,之前那么多误会或许可以用粮食来解决!”
李承乾这话一出让大家的眼前一亮,高昌国之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大家看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粮食产量高,而且老国王愿意献出这些粮食来,所以才一直没有遭受邻国的骚扰,被大唐保护在羽翼之下。
李承乾此话一出,称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还没等他想明白,一旁的魏征却是拍手叫好道:“皇上,太子所言极是啊,那高昌国背信弃义,如果不惩治他们未来也是祸害,如果能让他们出些粮食给我们,帮我们度过这次难关,那么我们也可以原谅他们这次的行为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对于高昌国国王他本来还想重惩立威,但是现在看来自己或许还有求与他了。
想到此处李世民默默的说了句,“只是这样一来,候爱卿就要受委屈了!”
李世民此言一出称心才意识到那里不对劲,高昌国国王成了救世主,那么把他抓来的侯君集自然遭受背刺,原本是立大功的事情,现在不受罚就不错了,而且老国王也不是傻子,见到长安这么大的雨,保不齐他也会狮子大开口。
长孙无忌想了想在一旁说道:“陛下,与其受制于人,不如斩草除根,我们想着法的去求高昌国,还不如直接派兵把高昌平了,抢了他们的粮食又如何!谁让他们背信弃义的!”
其实不用长孙无忌说,李世民也早已经动了这个心思,奈何此举还是欠考虑,房玄龄张了张嘴没有说什么,魏征也低着头一副与自己无关的样子。
最后还是李勣在一旁说道:“仆射此话严重了,高昌与我大唐不仅仅是属国关系,其中牵连之事也甚广,不仅有贸易文化上的联系,更是有家族名望的布局!这可不是咱们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李勣这话说的没错,虽然他没什么产业在高昌,但是这些天已经不少名门望族找上他,希望他能保住高昌国王的性命,甚至许多有过命交情的老人也找到了自己,这其中牵连之深不用他细说。
李世民自然也知晓这些事情,江南士族、五姓七望,他们是大唐背后的主人,他们奴役这大唐的百姓,是自己想要铲除的终极对手,高昌国国王进到长安没几天,这些名门望族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弄出了不少事情,如果高昌真的灭国了,后果难以想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