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古董(1/2)
这也是他们的常见打扮之一。
上一辈子,吴应成刚开始也没有搞明白,他们也是汉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帽子,弄得不伦不类的。
后来问人才知道,高岭乡做为战乱时的避难地,人口十分混杂,有这个族的人,也有那个族的人,刚开始逃难到此时,都是以村子为单位居住。
后来,各个村子的文化相互对撞,人员相互通婚,最后弄得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族,最后干脆就从了汉族,做了汉族人。
但一些传统服饰文化,仍有一定保留,这帽子就是其中一个,还有就是他们男子,也喜欢带耳环,不是那种金闪闪的,而是兽牙什么的。
所以,吴应成在收席子时,见着这种打扮的人,都会把价格给他们相对合理一些,条件也会放的宽一些,算是广结善缘,也算是无奸不商。
高岭乡,家在高岭,乡却在山脚,一路往上,远远近近的村落,像是一座座小城,掩映在百尺的大树之间,藏在巨大的山石之后,给人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藏王寨是比较古老的寨子,也是比较古老的村子,村名同寨名,也叫藏王村,算是高岭乡比较大的村子了。
村子旁边有一个自然形成堰塞湖,藏王寨就建在旁边的缓坡处,在远处的几个山坡上,还有两个类似的寨子,寨门都朝藏王寨开着,有点以它马首是瞻的意思。
寨子挨着河的几家,房下都是成人环抱的石柱,经过千百年的侵蚀,依然挺立,水中倒映着它坚强的身影,代表了这个村子人的骄傲和坚持。
他们的坚持很简单,客人来了,男喝三碗雄黄酒,女喝一碗竹叶清,喝得了情上加情,喝不了,对不起,县长也进不去。
生人来了,男扳七寸手,女对三步棋,胜了,有冤伸冤,有仇报仇,有人找人,输了,对不起,这犊子咱们村还护定了。
相传,当年唐明皇藏于此时,面对数千的追兵,当年的村长也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要跟对方的首领扳腕子。
结果对方看不起他一个山野村民,便让一个副将来跟他扳,结果没有扳过,这位村长硬是凭着一个村和唐明皇带来的那些残兵败将,跟对方数千精兵干了三天三夜。
最后剑南道的节度使来了,这位村长一身的血,还是要跟别方扳,他受了伤,又三天三夜没合眼,结果可想而知。
这才让这节度使大人进了村子,拜见唐明皇这个被吓得几夜没睡好的皇帝。
自此这个村子也被更名为了藏王村,而这个村长也成为唐朝时的一个民间英雄。
只是吴应成对于人名一直不擅长记忆,也没记住这位村长的名字。
不过那过见证过他和节度使大人扳腕子的石桌,却一直被放在大寨的祠堂里,当圣物一样供着。
也不知道那玩艺能不能买上?
想到这里,吴应成不禁有些期待了。
当然,也只能这么一想罢了。
这东西早在几年前,就被县文物局定性为文物了。
就算村里人肯卖,他也不敢买,那不是跟着政府对着干吗?
这才不会做这种傻事呢。
不过,酒对于吴应成还是没多大问题的,三碗喝下去,只觉得头有点晕而已,说话思考还是挺正常的。
喝这酒其实是为了来人好,这里山林密布、瘴气甚浓,虫蛇远远比他所在的高岩乡要多,有了这雄黄酒,可以避免毒蛇。
可剩下两个人,表现就大不一样了。
吴应春二病又犯了,喝了三碗不够,还要喝三碗,说什么他比别人重一倍,酒也得多喝一倍,惹得几个女子格格笑得不停。
唐永宝毕竟年纪小,跟着吴应成之前,家里穷得连盐都吃不起,更不说喝酒,一碗下去,就有点晕了。
吴应成只得安慰他,不行就留在村子里外面等,结果这小子牛脾气上来了,一下喝了两碗,虽然醉了,可还是被村里人认可了,直接给抬了进去。
前一世,吴应成倒也来过这寨子,可那都是开发之后了,村子里的人,大都去了新建的社区里,只留下一些人看管着他们的祖业,但不是居民,而是工作人员。
来了能看见的,也是修整后的古砖现瓦,清时大柱现代檀,根本看不到现在这样的面貌。
只见整个院子比他想像的还要大,整个院子呈长条形分布,与大门正对的,便是村里的宗祠,旁边开始,就是宽宽的垓垟,村长就住在第一家。
对了,他们这里的村长,不比他所在的高岩乡,基本是十年左右一换,他这里是一旦上去了,基本都下不来。
就算因为身份原因下来了,新任村长有事,也得差不多按他意思来办,要想自由,那就得等他的牌位进了宗祠。
总之一句话,一入寨门深似海,到了这里,很多外面的规矩都已经不再适用,很多事情都不能按常理来,其中内情说的太多,就有造反的嫌疑了。
挨着村子家的,通常是村里有德望的老者家,而这一家,正是之前带吴应成进来的老者。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