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特产(2/2)
但这些东西对于三十辆卡车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连一辆轻卡都装不满,吴应成便想着再买一点口里不好买的东西,顺便做趟生意,赚点外快。
“阿依古丽,你们喀十除了这些吃的东西,还有什么放得久的特产没有?”吴应成问道。
阿依古丽那双黑曜石一般的眸子一闪,涌出火一样的热情,“有呀,我们喀十还有伽十瓜,还有地毯,这些都是口里买不到的,你想买的话,我可以带你去。”
“伽十瓜是什么?”一旁,杨乐乐问道。
“伽十瓜和哈密瓜都是一样的品种,只是产地不同,所以名字不一样。”
“吴大哥,我看这瓜就不买了吧,反正咱们要从哈密过,就从那里买行了。”
吴应成也是这么想的,根据前世的记忆,伽十瓜的口味比哈密瓜还要差那么一点,而且还少拉这么远的距离,那就没必要了。
“阿依古丽,那你就带我去买地毯吧。”
“好。”
几人来到一家破旧的土屋前,只见屋里挂着各种花色的地毯,都是用本地纯羊毛做成的毛线,然后手工纺制的,看起来高贵大方,远不是那些工业地毯能比。
复杂的工序,注定了高昂的价格,吴应成问了一下,这样一条地毯得要40块钱,可他在帝都见过一条一模一样的地毯,却要60块钱,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利。
吴应成开始通过阿依古丽与其交谈。
“老板,你这地毯有多少条?”
“老板,你要多少条?”
“先来一千条。”
“老板,你要得太多了,我这里只有三百条。”
“那哪里还有?”
“你往前走,这一条街有好几家都在买,我先给你往车上搬,一会你来结钱就是了。”
吴应成果断信了他的话,这也是维族人的特点,大多数都特别诚实,所以在这里买东西,一般都不会讲价,也不会货比三家。
因为讲也没有用,而比下来你会发现,整条街都是一个价,这种传统一直沿续到几十年后,很多地方的人还是这个样。
果然,走了一段,吴应成又看见了这样一家店,吴应成一问价格,果然是一样,老板也果然像之前的老板一样,先往车上扛,一会再结账,吴应成只能果然地让一个人跟着去清点计数。
一连扫了四家店,吴应成总算是买足了一千条,可也只是装了一辆半重卡而已,吴应成心里一横,又扫了三家店,凑够了两车。
“阿依古丽,你们这里还有别的这种东西没?”吴应成越买越有劲,看着阿依古丽道。
这位原本开朗的小姑娘有些被吓着了,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呀,怎么这么有钱,这都快十万了,她别说花,见都是第一次见,这人怎么还想买呀?
“有倒是有,可你不一定用得着。”
“是什么?”
“手工刀。”
“是什么东西?”
“就用是切切糕的刀。”
“那还是不要了。”
虽然刀在这个年代还不管制,可这东西那里都有,而且要多少才能装一车呀,没有多大的意义。
至于这能把土豪都给搞穷的切糕,吴应成也问了一下,结果却根本没有那么贵,而且还不能长期保存,吴应成也放弃了购买打算。
1985年1月7日,吴应成的车队终于出发了,一共三十辆车,每辆车上都挂着双沟实业的旗帜,每辆车之间保持五百米的距离,全长十五公里,像一条长龙似的,开始了回家之旅。
喀十、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哈密、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宝鸡、西安、汉中、巴中...
吴应成这一趟可以说是把整个龙国转了半圈,每到一个地方,都买上一点本地的特产,然后再卖一点别地的特产,等回到丛南市时,终于把三十辆卡车都装满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