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袭击(二)(2/2)
让更多的人被火焰沾染上,
这种火焰十分奇特,
一旦被沾染到身上之后,
寻常的拍打根本没办法将其拍灭,
而且燃烧的速度也要迅速很多。
仍然不停有火流星从天而降,
塔克顺着火流星飞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他记得很清楚,
那边是一座小山头,
白天他还曾仔细地探查过,
那边附近方圆几里都不可能藏住人,
而且那边距离如今扎营的地方,
足有近三百步的距离,
一般的弓箭或者投石机等远程武器,
根本也达不到这么远的距离,
所以塔克才寻找了这么一处,
相对平坦开阔,
并且附近还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扎营,
就是为了能够避免遇到对方的突然袭击。
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
对方不但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那小山头附近,
而且还能够拥有从那边直达这里的远程武器,
看这样子,应该是投石机无疑,
但是,投石机何时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能够射到这么远的距离?
并且那种火焰是用什么东西点燃的,
虽然只是远远看见,
但是那燃烧的剧烈程度,
以及那些士兵们,
拼命想要灭火,
但是收效甚微的情景,
他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
塔克意识到此刻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
连忙转过头喝问道:
“那座山头附近不是布置了一些守军吗?人呢?怎么被人摸过去布置下重型武器,咱们这边竟然没有一点儿的消息!?”
塔克脸上挂着难掩的怒火,
被敌人摸到跟前,
这对于谨慎的他来说,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亲兵统领也是一脸的茫然和难以置信,
他赶紧分辩道:
“将军,我派遣了一支五百人的部队,驻扎在那座小山头上,并且会在固定的时间传递消息,半个时辰之前,我还刚接到那边安全的消息……”
塔克没有继续听这家伙的辩解,
他也相信对方并没有欺骗他,
那么如今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些汉人,
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
躲过了他们的探查,
而且,如今那支五百人的驻守部队,
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后门处的混乱还在持续,
塔克一方面命令人前去扑灭大火,
同时尽可能地压制骚乱,
另外一方面,
则是下令打开正面的营门,
轻骑兵部队准备出营,
向着那座小山头发动进攻,
这一次绕路前来,
塔克的部队并没有携带重型器械,
那些攻城武器,
都由后面的这支援军携带,
所以他们才会用去这么长的时间,
才到达这里,
因此,想要在大营之中,
对那座小山头发动反击,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他们的重型器械,
也没有能够达到这种射程的装备。
部队本就是严阵以待,
并且久经训练的轻骑兵行动更加迅速,
他们接到了命令之后,
迅速地便冲出了营门,
向着远处那座小山头发起了冲锋,
那座山头距离大营的直线距离在三百步左右,
但是轻骑兵若想要冲过去,
却需要绕行一段距离,
骑兵手中持着的火把为塔克指明了方向,
让他能够轻易地看清楚轻骑兵的动向,
这一次出击的是近两千名轻骑兵,
他们移动的速度非常快,
两千多人马很快就完全冲出了大营,
然而等到最后一名骑兵,
离开大营还不到三十步的距离,
最前方的骑兵们突然一阵人仰马翻,
紧接着传来了临死的惨叫声,
黑夜中根本看不见远处发生了什么事情,
至少从塔克这边,
并没有发现请骑兵们遭遇到什么敌人,
但是那凄厉的惨叫声,
却是在这里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撤退!赶紧下令撤退!”
塔克连忙下达了命令,
刺耳的号角声响彻夜空,
那些轻骑兵再次如风一般撤回了大营,
就这短短的不到顿饭功夫时间,
竟然折损了近三分之一,
塔克终于知道他们遭遇的究竟是什么,
敌人竟然在黑暗之中早已经埋伏好,
遭遇到的攻击异常猛烈,
仿佛是无数的敌军向他们射出了弓箭,
但是却根本没有看见敌军的存在,
而且那种弓箭也不同于长弓的那种抛射,
竟然是平直地射中己方的部队。
实际上,他们所遭受的攻击,
并不是弓箭造成,
而是弩箭,只不过,
此时的贵霜帝国,
根本都不认识这种杀伤力惊人的武器。
弩的出现应不晚于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弩成为一种常见的兵器在使用。
《孙子兵法.作战》中即已将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
到战国时期弩更是广泛的运用于军事之中,
也从战国早期的擘张弩(即用臂力开的弩,),
《孙膑兵法》中称这种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发展到战国晚期出现的蹶张弩:
如韩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
这一时期弩在战争中运用的更普遍,
如韩国的精兵就被称为“披坚甲,持劲督”(弩的一种叫法);
魏选武卒,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挽十二石弩。
到了西汉时因为跟北方匈奴长时间交战,
作为汉军步兵对抗匈奴骑兵的利器,
弩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在“望山”上开始出现用于测距瞄准的刻度,
提高了弩的命中率。
到了东汉时期开始有腰引弩(后又作腰开弩),
这是单人能拉开的最强弩,
“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张”(《武备志》),
并且在三国时期诸葛制作了著名的“元戎弩”,
史载这种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魏氏春秋》),
被大量地装备给蜀国部队。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又对其进行了改进,
使之成为一种单人即可使用的一弩五矢的更实用的兵器。
不过那都是原本的历史,
在这个时代当中,
由于吕布的出现,
改变了许多的事情,
包括这弓弩,
也因为吕布的改进,
不论是威力还是其他的方面,
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并且吕布有意识地在军中推广这种大杀器,
后来更是得到了马钧的加入,
提前了数十年的功夫,
就将后世被传说甚广的那种“诸葛连弩”,
提前就研发了出来,
只不过现如今,
更换了一个名字叫做“马氏连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