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三万只羊(1/2)
铁卫的三名队长以及御林军的四名校尉,都住在这排厢房。三名铁卫队长向谢神策报告了周围环境无异样后,谢神策便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谢神策起得很早。
貌似西北的天气还是较晋都更为寒冷,谢神策起床后精神状态极佳。
随后姜起派人将兄弟二人带去了北城大营。说是参观参观。兄弟二人不久便到了北大营校场。
这是谢神策第一次见到近万人规模的陌刀军阵。
八千身覆黑甲头裹黑巾的赤膊陌刀手,均匀散布在大校场之上。黑压压一片,湛蓝的刀锋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芒,随着角楼上的令旗变幻,陌刀手们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简单的刺出——回刀——再刺出的动作,伴随着的是陌刀手震天的吼声:“杀!嚯!杀!......”
谢神策与谢神威站在姜起身后,神情肃穆。看着呼出大团大团白气却浑身汗水的陌刀手,谢神策心潮澎湃,天下强军,强至如斯。
整个大校场中除了吼声、脚步声与铁甲的碰撞声,没有半点杂音。
谢神策突然觉得这里很安静,他能听到最前排陌刀手汗水掉落的夯土地面的声音。这里让他的内心很安静。
谢神策不禁想到了在钱塘江斩浪的情景。
一千陌刀手,排成一字两排,站在齐腰深的水中,迎着清晨的太阳,披甲执刀,在钱塘江畔斩浪。每一道浪潮过来,都仿佛是敌军骑兵的一次冲击,陌刀手每一刀斩出,都要力求快与准。刀锋不能被浪潮打乱,否则就会伤到同伴,刀势不能停滞,否则就会反震伤到自己。谢神策十三岁后便与王逵以及淮扬道的年轻子弟在江边练习斩浪,亲身体验过大浪打来的巨力将自己拍飞再卷走的感觉,明白了陌刀军阵在对战重骑如海浪般的源源不断的冲击时,所承受的压力是多么巨大可怕。
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唯一要做的,就是坚若礁石,哪怕再怕再累。
谢神策很怀念那时候怕得要死累得要死的感觉。
他不禁想到了李阎王。李阎王就曾经是西北陌刀军中最年轻陌刀校尉。后来在秦晋大战中侥幸存活,却被远调淮扬道,做了一名陌刀教官。
谢神策觉得很可惜,那么优秀的一名军人,不能上战场,他的骄傲将置于何地?他的灵魂又将归于何处?
姜起回过头,对谢神策说道:“李镇籓是你的教官?”
谢神策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怔道:“谁?”
随后明了,点头答道:“回姜帅,是的,他教了我十年的刀。”
李阎王真名叫李镇籓。
姜起面露怀念,“当年,他是我的伍长。西北陌刀最年轻的伍长。后来,在函谷关的时候,我是伍长,他是我的校尉,依然是西北陌刀最年轻的校尉。”
谢神策内心巨震。
姜起是当年五千陌刀的幸存者,当年更早的时候,还是李阎王手下的一名小兵。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伍长成了大晋军方的柱石,而当年年轻的校尉,却成了山清水秀滁州城中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官。
造化弄人?
“伍长他......如今怎样?”姜起的声音有些嘶哑。
如今二十年,西北军的副帅依然记得当年为他挡刀的伍长。
谢神策道:“教官他很......不错。”
谢神策从后侧面看到姜起的嘴角微微翘起。
李阎王过得就真的还不错么?
姜起挥手让几名亲兵拿上来三柄陌刀,对谢神威与谢神策说道:“耍耍?”
谢神威与谢神策接过陌刀。三人在青石筑起的帅台上,看着令旗,与校场上的陌刀手一起,做着同样的动作。
“杀!”
“嚯!”
“杀!”
......
姜起没有回帅府,使团自有长史接待。谢神策与谢神威也就没有回去。午饭是在军营吃的。
极为简单的伙食,一碗萝卜咸菜,一碗白菜豆腐,一盆羊肉汤,再加一碗腊肉。那碗腊肉是姜起为了款待兄弟两特地吩咐加餐的。
粗米饭在嘴里很有质感,谢神策与谢神威吃得飞快,
姜起看着兄弟两风卷残云,道:“你们能坚持一个时辰,让我很满意。”
谢神威继续扒饭夹菜。
谢神策看了姜起一眼,刚要说话,然而眼见大碗里的肥油油的腊肉被谢神威一筷子叉到见底了,便赶紧将目光移回了腊肉上,将最后两块腊肉毫不犹豫的全部扒到了自己碗里,埋头痛吃。
姜起见状一怔,随后笑着摇了摇头。就着萝卜咸菜吃完了最后半碗米饭。
两碗粗米饭,八成饱。谢神策吃完之后,满意的喝了一碗羊肉汤,擦了擦嘴,说道:“军中冬季就应该多吃吃羊肉?用椒作料,可御寒除湿。”
姜起淡淡道:“西北二十万边军,哪有那么多牛羊。”
谢神策奇道:“怎么会,我记得户部的统计上说,河套平原年可供军需肉羊十万头,军中每顿一碗羊肉汤还是可以保证的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