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笃定(1/2)
陶太后想听听她的理由,冯昭便撇着嘴道:“良姑说他现在暂代浙江布政使呢,这条任命,自然是姨母批示的,可他不知道为姨母解忧,回来述个职,还要来给姨母添乱,岂不是没有眼色到极点。”
若是皇城脚下的官员还好说,天天都跟陶太后见面,大事小情,不说不妥,像一般外放的官员,虽然也关心着朝局动荡,可又因为外放身份敏感,对朝上的事儿,若不与自己所辖之地政绩相关,极少有人会出头说点什么,反正谁坐在那个位置上,只要能保得他们官运亨通,富贵不离就好了。
禄示明这样的,的确有点急功近利了些。
陶太后心里对这个人并不感冒,又见冯昭对这个人也不大喜欢,便有心考考她,“那你觉得,他为什么对皇帝去灵台的事儿,这么反对?”
当然,反对也没用。
陶太后手段强硬,坐在这个位置上,但凡想做的事儿,哪怕被官员们议论一意孤行,也没收手过。
只是,她做事,从来都是你们议论你们的,我做我想做的,只要结果达到,别人的议论,她就当没听见。
人心难测,谁能一辈子做事都顺应别人的心意,更何况坐在那个位置上的统治者,要是想谁谁的心意都照顾到,除非累死。
陶太后谈不上贪不贪恋权势,可心里确实还没准备好把这一朝江山并到儿子刘宪的手里,实在是觉得刘宪现在还不能完全胜任。
可坏就坏在,寿康宫那边时时怂恿,皇帝又自己按捺不住,陶太后只能借此一事,暂时把儿子送走。
只是,她这样的做法,纵使有让皇帝静心改过之意,别人看在眼里,怕也以为她会把皇帝借此圈禁。
不然,就不会有昨天晚上太极殿的宫女夜闯其羽馆,今天禄示明隐晦指责自己不该独揽大权,江山早晚还是要交到皇上的手里。
冯昭若不知道禄示明是太皇太后的人,估计这会儿也不能道准禄示明的心思,可她有了前世的记忆,再加上昨天晚上瑶珈跪在她面前,一副她若不求姨母,刘宪这一去便有去无回的模样,此刻,嘲讽一笑,稳稳说道:“一来是想试探姨母的真实用意,二来,怕也担心姨母有意借此发落皇帝……”
竟是一语中的。
陶太后眼时不由多了几分趣味,带着调侃的意思,问冯昭,“那你觉得,我会不会发落皇帝?”
“不会。”
冯昭极其肯定的说道,“虎毒不食子。”
陶太后笑了,“阿昭,你看,这么浅显的道理,那些封疆大吏,阁老、侍郎,竟然想不明白,可见,有的时候,人读书太多,也不见得有好处。”
“总比不读书,一味的被人利用强。”
在这点上,冯昭还是觉得读书有用的。
陶太后想想,“也是,好歹还不是所有人都读得不知情识礼。”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