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请暂时不要订阅)

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请暂时不要订阅)(2/2)

目录
好书推荐: 赘婿为王 女总裁的极品狂婿 举国开发异世界 血族禁域之穿越变换 无关时间 剑神从签到开始 我给万界直播带货 我是愿望之神 渣男改造计划[快穿] 机甲少女评鉴指南

只是这两个人的人选该如何定,需要一人刚正不阿,也需要一人擅长变通以互补。

他立刻吩咐管事道:“你立刻去把中书舍人窦华叫到府上来,就说我有要事详询。”

“喏,我这就去。”

半个时辰之后,窦华踩着木楼梯来到了长廊中,穿过隔扇间躬身对杨国忠叉手道:“杨相,你唤我何时。”

杨国忠对他招了招手:“来窦华,坐下说。”

“本相欲命人调查一桩掌控商路,大肆敛财,与民争利的大案,但涉及之人身居高位掌握兵权,所以需要一个忠勇无畏和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知晓进退的人为互补。你身边可有这样的人,可为我举荐一二?”

窦华抬头细细思虑,随后对杨国忠说道:“既然是查案,就应该从大理寺和刑部中寻找人手,我倒是认识两位朋友,其中一人担任大理寺司直,名叫元载,另一人担任刑部郎中,名为

唐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到唐代中期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同时出现了新的二级行政区——府。

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上佐指长史、司马,没有具体职事,辅佐刺史处理州事,但又往往成为安排闲冗官员的职位。因此唐代后期的中、下州一般都不置上佐之职。判司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与朝廷尚书省六部相对应,具体分管州的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刑狱和工程水利筹各个方面的事务。录事参军则负责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相当于朝廷御史台与尚书左右丞的职责。此外,唐代的州级官员还有经学博士、医学博士、市令等,分别负责学校、医药与市场交易。

唐代县的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主薄和县尉,作为主要僚佐。县丞是县令的副手,相当于州上佐;主薄负责勾检稽失,监察官吏,相当于州录事参军;县尉负责管辖诸曹吏员、追捕盗贼,相当于州判司。唐代最盛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全国有府州三百二十八个,县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可见唐代地方官吏系统的庞大。

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府与道的出现。唐代把京都和曾作为陪都的州,为显示其地位的重要而称为府。府的设官与州相同,仅名称稍有变化,如其长官改称尹,副长官改称少尹等。此外,在边疆地区还设置都护府,以管辖广大边境区域,都护府的设官也与州相同,仅其长官称为都护与副都护。

道在唐代前期,是一种监察区。贞观元年,唐太宗“因山河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各道由皇帝不定期派巡察使或采访使巡视,监察地方官吏和了解各地情况。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又因十道分为十五道,置十五采访使,检查如汉刺史之职”。唐代后期,道的长官观察使一般都兼任节度使,拥有军权,权力更大,形成大小不等的方镇。各个方镇管辖的行政区域也称为道,这样的道到唐宪宗元和时有四十七个。正如宋人洪迈指出:“唐世于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郡。既又改为观察使,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分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访察善恶,举其大纲。然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郡府,权势不胜其重。”道的长官的下属,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等一大批幕职官员。

唐代府兵结构,折冲府约一千三百人到五百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 新晋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武成年后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嫁给前任他哥 我的亲妈是慈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