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建隆元年(1/2)
四种东西是永远你干瞪眼无法反抗的:转账短信、解聘通知、代扣个税、禅让诏书。
现在就有一份禅让诏书,摆在符太后的面前。
范质大人的文笔到书法都是一流。
今天我们训练小朋友练书法,都是从大字练起,大家一说就是,让孩子学写大字!
过去的时代,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小字开始的。
因为纸张很贵。
再有一点很重要,小楷是科举用的。
小楷写不好,你秀才都中不了。
很多人中了进士,大字都差劲得要死,非得等到有了官职了,才慢慢把大字练出来。
范质是神童出身,这一纸禅位诏书的精美程度,说艺术品都不为过。
符太后看着这诏书,暗暗地想哭。
你有这个写书法的工夫,提醒提醒我们孤儿寡母不好吗?
但是木已成舟,没有什么法子了。
符太后把玉玺拿给了柴宗训。
生在帝王家,能有善终,就是好的。
七岁的小皇帝和小姨一起把玉玺盖在了禅位诏书上。
后周亡。
新皇帝赵匡胤封柴宗训为郑王。
赵匡胤派赵匡义护送太后柴宗训出宫,他们会在符彦卿京城的宅子里暂住,然后再到自己的封地去。
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当时在临安有一个教书先生,正在在忙着给孩子们编写一本关于姓氏的启蒙教材。
听说了赵匡胤受禅称帝的消息,就把这本书的开头写成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自古人们对这个排序争论不休。
其实就是一个国际新闻播报。
赵成了中原的国姓,吴越国的钱王是当地的领袖,钱王的正妃姓孙,排在第三,南唐李家,也是附近有力的显贵,排在第四。周无郑王,就是周朝没了,只剩下了柴宗训的这个郑王。
赵匡胤降下另一道诏书,就是绝对不杀害柴宗训。这就是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新的年号确认了,是“建隆”。
这是赵匡胤定的。
他说出来,所有人都说好。
王溥大人赶紧就引经据典,说这两个字的意义。
“不用,”赵匡胤看了看他,“没你们文人想得那么复杂,朕只是想建立一个兴隆的时代罢了。”
“陛下圣明!”
“圣明不圣明的咱不敢吹牛,说朕是自古以来最实在的天子,应该没错了。”
和改元一起改掉的,还有两个人的名字。
哥哥叫赵匡胤,弟弟可以叫赵匡义和赵匡美。
但是哥哥成了大宋皇帝,弟弟就不能用哥哥共有的那个字了。
别说名字里有这个字,你就算本人姓匡,写的时候也得少一笔,或者干脆改姓矿。
好多人家里有矿,就是从北宋年间开始的。
赵匡义和赵匡美都把名字里的“匡”改成了“光”,称作“赵光义”“赵光美”。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
赵匡胤封赵匡义做了殿前都虞侯,掌握了所有殿前司禁军。
王溥大人这个时候赶紧劝谏:
“廷宜(赵匡义的字)将军的功劳和才能都好,又算是至亲。就算封王也是可以的。”
“他才二十一岁,太早升那么高,以后就没法立功了。”赵匡胤说。
王溥赶紧点头称是。
徐矜也才二十岁,升散员都指挥使,就是之前赵二的那个职位,但是散员两个字,意味着他连五百人都没有了。
徐咏之一点怨色都没有——你都跟皇上是把兄弟了,还在乎这个吗?
赵普一直被大家称作掌书记,这是个部门里的职务,这次论功被提升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所有的宰相都留在了位置上,就连一直在为大周掉眼泪的魏仁浦大人也接受了赵匡胤的挽留。
一个亲兄弟,一个联宗的兄弟和一个把兄弟都封得这么小,其他的人都觉得惶恐不安。
石守信、王审琦虽然有开门迎帝的大功,但东门其实早早就被徐咏之拿下了。
但意外的是,赵匡胤把这帮禁军的老哥们,还没当上节度使的,一气儿都封了节度使。已经当了节度使的,也都各有职衔上的提升。
大家突然感激涕零起来。
保证所有人的队伍、位子和财富,这就是赵匡胤能够登基的关键。
接下来是一个棘手的人。
王彦升。
就是放火烧韩通家房子的那位都虞侯。
赵匡胤进城前立了三条禁令,其中第二条,就是大周的公卿官员的家人不得惊扰。
王彦升杀了韩通,而且追去韩通家杀了他全家,还烧了房子,这造成了当天最大的一个骚乱,好好的无血开城,因此变得没有那么完美了。
但是要罚王彦升,又说不过去。
因为韩通一贯和赵匡胤不对付,说赵匡义吃士兵干粮是演戏,这就是这位韩大人的杰作。
韩大人是个山西人,眼睛特别大,人送外号叫做“韩瞪眼”,他在对契丹的战斗中经常打先锋。
敌军的大将,无论姓耶律,还是姓萧,只要看见“韩瞪眼”,都忍不住要怒斥一声:
“你瞅啥?”
韩瞪眼也不示弱:
“瞅你咋地!”
然后两边就拍马舞枪,战斗在一起。
这样一个粗汉,就算是赵匡胤遇到,也要退让三分。
如果韩瞪眼真的动员起几百个骑士守在宫门外,真的胜负未可知。
所以王彦升手起刀杀死韩通,确实是大功一件。
但是杀死韩通的家属,这事儿就非常麻烦。
影响太差了。
大家会觉得这是赵匡胤小心眼儿,是有计划的仇杀。
几百年后,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宋论》里提到韩通的时候,就曾经分析过这个人,大概意思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