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声 十(1/2)
十
在兰州读了一年书,刘甲变的更加健谈诙谐。
寒假回到甘州,大部分时间都在达盛昌,不仅和工人一起吃大锅饭,还学着干熟皮子、擀毛毡这样的体力活,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罗望起初以为他不过是少爷心性,闹着玩,几天下来,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刘甲是真的在下功夫学这些看似粗笨的手艺,比厂子里新招的学徒工还下得了苦,上手也很快。
罗望到作坊找刘甲时,他正聚精会神地在毛毡上镶嵌着兰花。刘甲学会了在毛毡上制作各种文字和图案,就自己设计了一幅兰花松树的图样,要制做成毛毡送给林兰英作礼物,罗望见他十分专注地镶嵌一片兰花叶子,就站在身后看着刘甲干活,没有打搅他,等刘甲用手轻轻地抚平嵌好的花叶后,才说道:“兄弟,有事找你,”刘甲回头看见罗望半开玩笑的说:“啥时候进来的,是想偷我的独门手艺吧。”
罗望没有回应刘甲的玩笑,表情严肃的说:“你去请一下约牧师,给鲁老太太再看看病”。
刘甲见罗望很严肃,收起了嘻笑的神情说:“我俩一起去吧。”
罗望说:“你一个人去请,我得去查一下老太太还有没有亲人。”
鲁老太太突然病了,语言表达不清,神智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送到医院,医生说是人老了,大脑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治疗。罗望安排刘英子和王积梅日夜轮流照料鲁老太太和她女儿。他仍不死心,想让约牧师再给看看,又觉得自己毕竟不是老太太的亲人,得找到她的亲戚,以免让人误会。就让刘甲去请约牧师,自己到了鲁老太太的老宅,把左邻右舍问了一遍,没有打听到老太太家里的亲戚。又到镇公所找到镇长关富智,看看能否从镇上存的户籍中查找到线索。关富智听完罗望找鲁家亲人的要求,说道:“这儿找不到,我带你去见我师傅,此人在甘州府做了几十年刑名师爷,甘州旮旯胡同里的陈年旧事知道的一清二楚。”
罗望说:“不敢劳动关爷,告诉我地方,我去请教吧。”
关富智说:“师傅在西来寺出家,你去连门都进不去,他不见客的。”
两人到了西来寺山门前,关富智到耳房问他师傅在不在,罗望站在门前看着山门两侧的对联,写的是:“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罗望读了两遍,竟然觉得神情恍惚,有点痴迷起来,关富智拍了一下他,才猛然回过神来。
关富智带着罗望进了山门,来到一个小院门前,西墙上有一牌楼样子的小门,挂着“不二法门”的匾,门柱子上刻的对联是:“谈风月同浮大自趁良辰,望楼台斜依夕阳添暮景。”
罗望粗略读了一遍,觉得这幅对联少了些佛家禅意,多了点人世烟火。
进入院落,看到的是大雄宝殿,一个身披黄色袈裟的老和尚伏在殿门前用抹布擦拭门槛,关富智走上前双手合十叫了声师傅,老和尚站起来说:“你来干啥,”露出一脸怒色。
关富智说:“师傅,今天不是我的事,是这位罗掌柜有事求你。”
老和尚看了看罗望,脸上的怒色退了下去,说了两个字:“说吧。”
罗望先双手合十行礼,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和尚问:“是羊头巷尾的鲁家吗?”
罗望说:“是。”
老和尚说:“别找了,她们家在甘州没有亲戚,也没人和她们家来往,那个傻闺女是老太太和她哥生的,再多的我不能说了,告诉你们这些事,已经平添了我的罪过,”老和尚双手合十,闭眼颂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又说道:“罗施主能为母女送终也是一片佛心,关富智,看看柱子上这幅对联吧。”说完走进大殿跪在蒲团上念起经来。
罗望看到那幅对联是:“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关富智读了一遍对联,对着老和尚后背说:“放下屠刀,身披袈裟,你我就能有了佛心?捧起青灯,口颂经文,世上哪得许多善人。”
对罗望说:“搞清楚了就走吧。”
罗望看见跪在佛前的老和爬在了蒲团上,身体在颤抖。
关富智对老和尚说的那句话对仗工整、诛杀人心、道破世情,让罗望内心感到惊悚和后怕。
回到家,罗望对母亲说:“娘,邻居们说鲁家在甘州没有啥亲戚了,我们为她母女养老送终吧。”
母亲说:“约牧师看过了,说大限已到,就在近几天,我给做老衣,你去订寿材(棺材)吧。”
罗望和母亲准备着鲁老太太的后事,母亲每天都抽时间去母女俩人的房间里陪着老人,罗望和王积富整晚守在老人身边。让人奇怪的是,老人呜哩哇啦说的话谁也听不懂,傻女儿却清楚老太太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一个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照料的痴呆人,却能想明白老人要干啥,还拉着伺候的人干这干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