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变局(1/2)
蓬州县领导干部部分调整,有人喜来有人悲。
张树宝其实一天也没有忘记,老同学朱书堂的委托,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千方百计把老同学的儿子安排好。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不如人愿。
就在教育局刚刚定下来准备招录一批优秀教师,充实到教育局各科室的时候,张建却突然调整到文化局当了局长。这是张树宝万万也没有想到的。
这个信息朱友康已经知道了,那是次他回家的时候,父亲告诉他的。
其实,朱友康在此之前,已经错过一次大好机会了。
次团县委想把朱友康调去工作,原来从石脑中学进去的团高官,如今已经是团县委副书记了,他希望朱友康能够给他团委工作带来无限生机。
他告诉友康,希望他尽快通过教育局办理,因为这里的空位是不等人的。
可是,朱友康通过大伯张树宝的关系之后,得到的回答却是,张建局长非常坚持原则,坚持不予办理。
他说,县里没有领导带头开这个口子,他坚决不能第一个打开这个口子,不能带头破坏了这个由领导班子确定下来的规矩。
理由非常简单,他说:凡是这一届进山的师范生,必须在山区教学五年。凡是达不到的,即便差一天也不行,借调更行不通。
无奈之下,他又让他大伯找到了他的内侄——县革委会副主任马振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位副主任身。
谁知道,大伯回来说的话,和北丘村的大伯张树宝说的话,如出一辙,朱友康心里想,看来这次一定是没戏了。
因为团县委急需人员,朱友康又无法办理,团县委那边,只好从其它行政单位,推荐的人选中,调入了一位同志。
朱友康知道后,气得肺就要炸了,手中端着的水杯甩出去,在地摔得粉碎!
可是,气归气,急归急,这就是原则,这就是规矩。他无权突破,无权成为这一届师范生的例外!
张树宝心里想,这次是教育局内部要人,好朋友张建又是局长,朱友康的事肯定没有半点悬念。
然而,他的老朋友张建居然离开了教育局局长的岗位,去文化局当了局长。
幸会的是,这也不错,朱友康想,自己的事情不好办了,这下也许可以为何海云办点事情了,尽管他父亲是第一副局长。终究张建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更幸会的是,教育局新局长万龙平任之后,根据社会反映和学校教学现实,确定在蓬州县师范学校,举办英语培训班,为期一年。
主要目的是为各中学培养紧缺的外语师资。在蓬州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老学究任之问目光远大,视野开阔,调研精准,这是他的主意,现在开始运作实施了。
这些外语师资从哪里来呢?他会同教育局研究确定,凡是当年的应届师范生,全部进入英语班学习,不足部分从已经分配的往届师范生中,再通过考试择优入取20名。
报名资格确定为近三届师范毕业生。
朱友康看到了这个机遇,抓紧时间报了名。他想借这次学习机会留下来,最好能再次向教育局冲一冲。
报名之后,他开始打听跟踪有关信息。
结果发现当年在蓬州中学学时,那位教导处龙主任,已经是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这次外语师资招聘考试有关事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