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孙传庭研究报纸内容(2/2)
“你们现在谁能给朕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今大军溃败,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办?”崇祯一脸沉的看着这些人。
这些大臣一时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敢开口。
整个御书房中寂静的厉害,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开口说话。
也是,五万大军都没了,现在说的再多也没什么用。五万大军都挡不住宣镇的偏师,这些文臣又能想出什么办法?
看着这些久久没有开口的大臣,崇祯的脸色逐渐狰狞起来。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平里你们弹劾别人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说,现在让你们开口,怎么全都哑巴了?啊?给朕说话啊,哑巴了?”
崇祯在御案后来来回回的走动着,极其不耐烦的冲着这个大臣咆哮。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梁廷栋站了出来。
“陛下,以臣之见,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调集辽东剩余人马,将孙承宗孙阁老调回来,让他坐镇京城,防守叛军有可能的进攻!”梁廷栋开口道。
在袁崇焕被崇祯凌迟之后,崇祯就将孙承宗调到了辽东。
辽东防线是孙承宗一手组建起来的,他在辽东颇有些威望。
祖大寿和吴襄等人以前就是他的属下。
在崇祯将吴襄和祖大寿调到京城的时候,孙承宗为了防备建虏这个时候趁势进攻山海关,所以就留在了当地,并且孙承宗现在手中差不多还有将近一万的兵马。
“梁尚书这话没错,臣也觉得应该将孙承宗孙阁老从山海关调回来。
如今白杆兵距离京城也只剩下七八天的路程,到时候两处兵马合在一处,定能保护京城的安全!”温体仁也急忙附声同意道。
谁知崇祯一听这话,不仅没有任何高兴,反而冷笑了起来,“呵呵,你们想的还真是好,将孙阁老调回来?
把孙阁老调回来,山海关还要不要守了?再说了,就算将孙阁老调回来,就能挡得住叛军吗?
叛军一天之内就将五万大军给消灭了,把孙阁老调回来,能有什么用?”
“陛下,臣以为,在短时间之内,叛军是不会攻打京城的。目前的京城还是安全的!”温体仁思索了片刻,开口说了起来。
“呵呵,你又不是叛军,你怎么知道不会攻打京城?”崇祯直接怼了回去。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传朕旨意,明天召开大朝会,今天回去之后,你们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看如何应对现在这个局面。”
崇祯指了指这些官员,一脸无力的道。
………
与此同时,在京城外城的一个酒馆中,一个穿着黑色圆领衫,头戴四方平顶冠的中年书生坐在酒馆二楼的雅间中吃着午饭。
“老爷,刚才传来消息了,洪承畴率领剿灭叛军的五万大军败了,败的一个也不剩,仅仅只有吴襄吴三桂父子俩逃了回来。”
就在这时,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穿着麻衣的中年人从外面跑了进来。
吃饭的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代州城的孙传庭。
孙传庭看向火急火燎跑进来的管家,放下手中的筷子,“唉,此事不出我所料啊!”
“老爷何以见得?”管家问道。
孙传庭摇摇头,长出一口气,“当时叛军进攻代州城的时候,那个场面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这些叛军可不是建虏流贼之辈的能比的,建虏流贼再怎么强大,他们使用的武器也和咱们的差不多,咱们就算不敌,最起码也有还手的能力。
再不行,靠着人数也能取胜。可是这个赵文呢?就算朝廷派出十万大军,五十万大军,估计也打不过他。不管朝廷派出去多少人,在叛军的火炮轰炸之下,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崩溃。
赵文,不能用常理度之!”
“老爷,那大明就没有能治住赵贼的人吗?咱们大明绵延将近三百年,难不成现在就要没了?”管家一脸急色的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道:“如果朝廷不转变现在的思想心态的话,恐怕根本就赢不了。
如今赵贼正在攻打山西,山西眼看着就要落入赵贼的手中。
拿下山西之后,赵贼的实力肯定会大增。”
管家问道:“那咱们该怎么办?朝廷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赵贼攻破京城?生灵涂炭?”
“要想对付赵贼,就应该改革,要仔细研究研究赵贼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是如何将一个贫穷不已的宣镇治理的如此繁盛,竟然能以一镇之地对付整个朝廷。
不将这些东西弄清楚,朝廷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可能,只有弄清楚赵贼是如何成长到这一步,然后再根据赵贼的成长经历对大明进行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兴盛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赵贼,不然的话,想要消灭赵贼,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孙传庭说罢,又看向管家,“将我积攒的那些报纸全都给我拿来,我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从这些报纸中能不能找到一些赵贼崛起的蛛丝马迹。”
赵文创办的大明报虽然不可能在大明所有的城市发行,但是山西镇距离宣镇不远,所以山西镇中也在大明报纸的发行范围之内。
虽然山西镇中的官员对大明报非常排斥,经常查封大明报,但是,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远,这些官员再怎么止,总能有一些大明报流传出来。
报纸上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批判士绅这种内容,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关于宣镇一些政策的讲解,以及一些招工、民生之类的信息,还有一些宣镇中发生的大小事。
大明报纸上的这些内容,对于很多士绅来说,他们也不过将这些内容当成笑话来看,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也不愿意深入了解。
其他的士绅不愿意深究不代表所有的人不愿意深究,孙传庭平里就比较喜欢看大明报,几乎每期的大明报都会想尽办法弄到手中,而且也会被收藏下来,显得没事的时候总会研读一番。
虽然孙传庭没有去过宣镇,也没有和宣镇有过接触,但是随着宣镇中工厂的生意不断做大,山西镇中也不短的有人前往宣镇做生意,所以孙传庭或多或少都能从别人的嘴里打听到一些消息。
而且宣镇距离山西镇紧紧相连,宣镇的很多事孙传庭都有所耳闻。
孙传庭相信,自己凭借着报纸上的内容以及之前对宣镇的了解,绝对能破解宣镇崛起的秘密。
没多长时间,管家就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