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风吹麦浪顾依达(2/2)
米哈伊尔·顾依达艺术创作风格确立和发展于他的祖国经历的两个时代的交界。
他是一位毫无怨言地接受复杂的人生,并将其反映到细腻内心世界的艺术家。
他具备了这种潜能-思维聚合和特殊合成。
他创造的形形色色和细致入微的精神世界,或栩栩如生,或变幻莫测,使他成为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他在研究和借鉴丰富的世界艺术经验时,没有丧失自己敏锐的目光和一贯的富有诗意的表现手法。
他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他在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从历史题材绘画、人物肖像、风景画、静物画到纪念碑设计和架上写生画。
同样,他也热爱雕塑并且对雕塑艺术有着相当的敏感度,他还设计许多新颖的舞台服饰、道具和头饰。
他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艺术学校的顾依达进入了基辅美术学院(现在的国立美术与建筑学院)学习,同样完成了作为列宾美院见习助手的工作。
他的老师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师:有人民画家,有沙塔林院士、奥列施尼科夫院士。
自1980年,米哈伊尔·顾依达开始在乌克兰、前全苏联和国际艺术展上积极地展出自己的作品,在乌克兰、波兰、意大利和中国举行了多次个人画展,并且经常同国际艺术家创作团体一同展出,而作为一名教师,他受到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敬重和好评。
他所取得的所有这些成就,毫无疑问,是因为他能够将自己的艺术天赋(除了造型艺术,这位艺术家还对诗歌、音乐和戏剧特别痴迷)同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有机地完美结合。
同时他具有广阔的世界观,并且对周围的人始终保持着那份善良淳朴的爱,对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一颗善心。
从任何东西当中他都能够看到美感的存在,他的性格也很好,他乐于对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批评与责备相加。
虽然他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多的荣誉称号和很高的名望,米哈伊尔·顾依达在个人交往中却依旧如故的那么善良友好、谦虚地待人处事。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直待在工作室里或者将创作好的作品拿去参展,他希望能够尽快创作出新思路的作品。
画室、大的调色板、漂亮而富有弹性的画笔、散发着浓郁芳香和闪闪发光的颜料、绷在画框上的空白画布——所有这些都是米哈伊尔·顾依达先生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是他的世界,他的幸福。
当他完成一幅画作之后他一般都会和朋友聚聚,讨论艺术创作的一些话题。他们大多是知识界的代表人物,有艺术家、演员、音乐家,当然他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客人。
米哈伊尔·顾依达出生于库班(现今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地区)的一个平静的小村庄——很久以前乌克兰人和来自扎波罗什州的哥萨克移民就在这土地上扎根繁衍。
他的父母都是哥萨克人。应此他是哥萨克人的直系后代,他的长辈家族成员很多都是有名的哥萨克人头领。
哥萨克人的词典中从来就没有压迫奴役这一词,哥萨克人的性格是爱好自由、直率、勇敢、正义,哥萨克的荣誉神圣而不可侵犯。
这位艺术家的故乡,库班,具有南方特征的气候,草原和荒漠并存,田野间都种小麦,零散坐落着乌克兰风格的小农舍,这些小农舍都有自己的小花园,都被鲜花团团拥簇。
小农舍旁种有菜地、放牧着牛群、鹅、鸭子,还会有养蜂场、瓜地、成群奔驰的马儿。
所有这一片祥和景象会把我们的思绪引到哥萨克人光荣的历史深处……
当然,这里的人民体格健壮、勤劳肯干、皮肤黝黑,他们的嗓音浑厚有力,每天快乐的唱着乌克兰民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