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曹夫庙(2/2)
天下人常说,佛道一家。其实,自古以来,出家人认为,佛与道还是泾渭分明的;只是在俗人的眼里,求神拜佛,以平常人的心态并没有多少区别,都是菩萨和诸神。只不过寺院的佛像塑的高大些,道观的神像塑的小些罢了。不管道人说道,还是僧人讲禅,都是一个主题,不凡异曲同工之妙。
陈家仪把佛与道的深奥归纳为三个字,一个悟字,一个觉字和一个空字;能把这三个字走好的人,一生修行,那就是功德圆满的了。陈家仪对这三个字仅仅是上心。
陈家仪的走庙缘于几年前陪同父亲的一次出诊。
那一年,临街的小孩儿到寺庙里玩耍儿,调皮的小手在众多小孩儿的怂恿下将手伸进菩萨的嘴里淫威,后果的严重是可想而知的。早上出去玩耍儿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回到家里便病倒了。等到陈安甫赶到,孩子的病势已很危笃,命归黄泉只是时间的等待。面对此病,陈安甫无能为力,连药方都不用开了。
苍生落地,浮世草草。吃五谷杂粮,或粗或细,都免不了偶得苦涩的日子。不管你是以精米精面为食的富户人家,还是身穿土布为衣的一介草民,身染病殃,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就像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一生的精神,无病无殃,除了神仙,俗人是没有这样好运的。而小孩儿的病却与自然有悖。
稍许,陈安甫建议孩子的家长不妨到庙上请出家人看看,十道九医,还有自然界解读不了的方法,兴许还有救活的可能。第二天,孩子的家人告知,小孩儿已转危为安。出家人开出的药方只有两个字—布施。家人还说,那一晚寺庙的香火燃的比往日要旺了许多。
走庙,让陈家仪的心境如常。因此感悟:一个人的施德,也是一种布施。
后来,陈安甫言传女儿,做一好郎中不易。中医看病讲究辨证,望闻问切,重在望,根在切;望,说的是气场,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一说。观而不语方知坐诊可否;再一切脉,杏林几株,已然。如相悖,则甚远,潜罪。
在小庙立于的半山坡,陈家仪一个人顺着山门前的石板坡路缓缓而上。仰首凝望,几年过去,庙院又多了几分苍桑和残破。
进入山门,缓步殿堂,香客无几。驻足而观,还是当年那些透着生命语言的金身彩塑神像和壁画。在馨香的抚理下,又添了些厚重。凝神、静思、在功德箱前洒入几枚铜板;上香,燃起一炷,再拜上几拜,随着磬的悠扬回响,心的荒芜,又一次完成了与神的对话和沟通。于是,祈福平安的简单仪式就此结束。那一刻,每一位香客很空灵,很神圣,很充盈,真实的满足挂在脸上。就像一幅退色的老照片的还原,对生命的报应和轮回的鲜活再现。
陈家仪如此,香客们亦如此。
出的山门,一阵清风徐徐吹来。舒心放眼,天边飘过洒脱自由的淡淡彩云,把边城的城门楼织染的通透;玉的河面上洒满金色的点点涟漪。眼前,那条通往城里回家的路,就像是一条金色的彩带铺就,炫人眼目。
陈家仪重又启程赶于回家的路。家,就在眼前。
当落日如同画面般迷人的时候,那一刻,马车已融入了暮色的县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