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考(1/2)
路识真忘了那天后来怎么样,她撂下话头也不回地冲回房间。
她两再对峙下去肯定要大吵一架,而她不想拥有这样的结果。嘴上说着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下意识却还是希望得到妈妈的支持。
希望落空了。
当听到妈妈那句“我不同意”时,路识真发现自己原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愤怒与急躁,更多是“果然是这样啊”的失落。
在妈妈眼里,她还是一个不能正确权衡利弊的孩子。
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妈妈面前表现如此强硬的姿态,往日她都是迁就妈妈,从当年父母离异妈妈要她留下陪她时开始。
隐隐之中,又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不一样了。
后面是妈妈亲自敲门来喊她吃饭。她先妥协了。
亲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你无法去斩断它。你可以和朋友绝交,和爱人分手,但却很难和亲人老死不相往来。在中国传统的亲人关系中,父母处于比较高的地位,近些年来才论及孩子的尊严问题。所以在许多家庭中,父母的身份还是权威的指导者。
父母的道歉往往碍于自己的身份不能坦言说出一句“对不起”,而是把道歉藏在给孩子新买的衣服里,多给的零用里,以及……饭菜里。
当妈妈喊她吃饭并且给她夹了一个鸡翅到碗里,路识真默默吃起来时,她们已经无声地和解了。
路颖当时其实很气,她打电话质问原则升为什么不和她商量就签了名,难道阿真是他一个人的女儿吗?
原则升打断她的歇斯底里:“不要把她永远当小孩子,她是一个独立的人。路颖,她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你想想你在她这个年纪,做了什么。”
电话挂断了,路颖的火气却平息了。她想到自己的十六岁,那是她最叛逆的年纪,她成绩不错,在她们镇上的中学算得上数一数二。本来可以规规矩矩地去高考,但是她突然在有一天和全家人宣布:我要学美术,考美院。
美术生在小镇人眼里就是两个字“烧钱”。
家里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已经吃力,自然不同意。而路颖不懂,她哭她闹不要上学要去打工,孩子的泪烧伤了父母的心。一天晚上父亲敲开了她房间的门,妥协了:”去吧,只要你喜欢就好。”
她是后面才知道她当年上学的费用是父母挪用了养老的钱还有找亲戚朋友借的。
他们的支持使那个倔强的十六岁少女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在若干年后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路颖现在回想起那个当年也觉得自己真的高瞻远瞩,很有魄力。要不是她如此坚持,或许如今早已泯然众人。
而此刻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只是选择了理科,她有什么好反对的呢?
她体验到了当年父亲说“只要你喜欢就好”的心境。
她怎么还不如父母开明了?路颖一想开就轻松了,十六岁,也应该自己做主了。
周末算是相安无事地过去了。
周一一大早路识真就去交了自己的意愿表,中午回寝室简单交流后知道了白妍和陈澄都选的文,赵之林是和自己一样选的理,且一个班总共就四五个女生选了理不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