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2/2)
西边的皖水,似乎从虚空带来脆甜的一抹笑脸,恬然而轻快,婆娑多姿地寻求着河岸的亲吻。它秀眸含波,颇解风情。它轻薄的衣衫,在流露着青春娇媚。它使人亲近而不狎邪,颤栗着而娇憨绵绵。它用夜色般潺缓的语言,许下了旦旦信誓。它的心境就是水,有着美丽纯洁的内涵。它在反复流淌中有称奇的默契,面容灿烂而明媚着。它带走了人们流离失所的苦难,哀嚎或呻吟,悲颤和凋谢,并祈盼着人们灵魂都涂抹阳光。它把奚落的怨恨,早已深埋于心。它有时颠沛流离,但更多的时候是波涛凶涌。皖水,理智而狂迷,会一泻千里。它有张扬的生命,从不相信沉重的苦难。它知恩守信,以博大的胸怀清新着所有劳倦的人。它会给殚精竭虑,惨淡经营的人生,以动荡而起伏,丰富而美丽的启迪。
小市米粑的传说与小市乡。小市米粑是小市居民重大节日餐桌必备小吃。经常用它用来招待贵宾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故事的源发地就在小市乡的小吏港。而“小市米粑”和这个唯美而又凄惨的爱情故事有着直接的关联。农历三月三和四月八是小吏港一带传统的粑节令,这是传说焦仲卿生于三月三,刘兰芝生于四月八。这一对本应白头到老的恩爱夫妻,终因焦母逼走兰芝、刘氏家兄迫令兰芝改嫁,导致双双殉情而逝。小吏港一带广大群众哀其不幸,村村户户用发粑的方式来吊唁他们,说发粑是为了“巴魂”,说是这两天吃粑能够“巴”住焦、刘的灵魂,灵魂被“巴”住了,他们便能世世代代做夫妻。小吏港地区至今还流传着,焦仲卿和刘兰芝爱吃米粑的故事,而且刘兰芝的母亲据说便是制做米粑的能手。每年逢上这两天,家家户户都要发米粑,粑蒸好了,你家送到我家,我家送到你家,一边吃着粑,一边评着粑,小吏港一带村村户户,简直成了粑的世界。一些人家没有条件发米粑,便带上几斤米到小吏港米粑店换来米粑应节令。那两天你去小吏港换米粑,一定要起得很早才行,如果去迟了,粑卖光了,你就有可能满怀遗憾地空手而回。如今,小吏港米粑已经成为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
春潮会汹涌澎湃,崇拜也会莫名的狂热,有时会让你陶醉于无涯的幸福。我说习惯的抽屉,是一朵飘在窗外的云,看不到别人,也不了解自己。我每次看到它。我就像是笨重的小青年,眼光侍弄俊妇,心理却漂流着大学梦。人们都说商人重利轻离别。可我一次次又深情地凝望着它。它比《孔雀东南飞》更上口,甜润而细腻。瑕不掩瑜,讹传终弃,小市米粑,惟它是我心中的尽善尽美者。我每次拿到它,都会情绪不禁的吻它咬它。这时我儿时的渴望,和缥缈的心绪会充溢着心胸。人生豪迈,但不会从头再来。生活琐碎,时时会羁绊着我前进步伐。我舍清溪之幽,才得江海之博。我想播撒阳光雨露,让生活满溢波涛浮光。我想让心灵纯净澄碧,与浪花共舞。我不经历风雨,未必能见到彩虹。我要在岁月磨砺中,体会人生的真谛。所有这一切,等我吃饱了小市米粑再说,更切合实际。小市米粑白嫩细腻,拿在手上微微地颤动着,未入口就已经使人口角流涎;放入口中,酥酥的、软软的、甜甜的,没等细嚼,就想吞了。小市米粑选用优质的粳米,手工石磨,加上当地的井水浸泡,文火蒸制而成,放置三十分钟,口感最佳。小市米粑的最大特点是:手感柔软,口感细腻,回味甘甜而著称。
在疏风云影里,我读着《孔雀东南飞》,幻想与回忆缠绵着,交织在梦与现实的边缘。那里有我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对这场绝美的风景眷恋。我指尖滴落的不止是流年,还有数不尽的惆怅。我用拙笔,记下那些不愿遗忘的痕迹。我只能是寻寻觅觅,站在幸福的彼岸,遥望着凄惨的美丽,追忆着往事。一年又一年的风风雨雨,几许微笑,几丝忧伤,随着时间小河的流淌,许多人和事都随水而逝。我正处在空虚浮躁,按钱论价的年代,物欲冲激着人们的灵魂。人们崇尚潮流,语言灰暗而情感苍白。我只盼望着生活中处处田野绿浪,超凡善意,和真情相处。我只是溪流对远海的向往,只要沉稳而持重,相信也会是一种欢乐的奔赴。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