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8章 重庆.北碚.绍龙观(1/1)
4700年前,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山修道炼丹,因为丹成之时天空出现非红非紫的祥云,轩辕黄帝遂命名为缙云,缙云山因此而得名。《大明正统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中也记载:‘轩辕黄帝往,炼石于缙云堂,于地炼丹时,有非红非紫之云现,是曰缙云,因名缙云山。缙云山的绍龙观即为轩辕黄帝的炼丹修行之地,并以轩辕黄帝传承至今的丹道、武学、医技、养生闻名于世。
绍龙观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已年,历史上几经兴衰,
1998年由李一道长率众弟子重修,现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正一派道观,也是源远流长的道教养生-名观。
绍龙观座落在海拔1050多米的缙云养生名山的幽谷之中。道观坐西朝东,占地七十余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元辰殿、慈航殿、财神殿共三重主殿六大殿堂,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缙云山与四川青城山、峨嵋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自轩辕黄帝炼丹开始,缙云山历来都是人文汇粹之地,道教创史人张道陵天师、陈抟老祖、张三丰祖师皆曾于此养生山修行,创造了以“道家宴”、“道家茶”、“道家酒”、“道家法”为特色的“缙云四绝”,铸就了缙云山养生修行的文化风格。
绍龙观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巳年(1485),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说到“绍龙”的由来,就要提到接龙桥。绍龙观以北一箭之遥,有一深沟,沟壁上有古石刻“接龙桥”三个字。相传,轩辕黄帝为使巴人安居乐业,尽享太平,在此建桥以续巴山龙脉。
公元1485年,天雷断桥,山洪暴发,巴山龙骨摇动,有仙人移来一庙,镇于桥头,名曰“绍龙”,意为接续龙脉之意。于是庙宇得名“绍龙”。抗战时期,时任住持隆树法师为了拯救战争孤儿、保育办学,毅然将全部庙产捐献给世界红十字会,被辟为“北泉慈幼院”。慈幼院由四大教育家之一的周之濂女士任院长,收养难童千余人。建国后,庙产在“文革时期”遭到严重毁坏。1998年3月13日,在北碚区政府的批准下,绍龙观修复工程奠基,于当年的8月正式修建,历时半年,在1999年2月12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重修后的绍龙观,位于缙云山森林入口,坐西朝东,占地70余亩,共有三重主殿,八大殿堂。其建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左侧一泓清泉汇入碧池,东边一片阔地恰似山门洞开,庙观在山峦碧水环抱之中,宛如座落在山水构筑的太师椅上,极具道家所崇尚的左倚青龙,右靠白虎,上有祥云飞驰,下有碧波荡漾的仙境氛围。
观中银杏,桂花,香樟等古树参天,还有相思、罗汉,桫椤等珍稀植物。原古庙有联曰:“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足见其自然风貌迷人。
1998年3月开始重修,1999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道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左侧一泓清泉汇入鉴池,东边一片阔地恰似山门洞开,宛如座落在山峦碧水构筑的太师椅上。观内古松、银杏、香樟、桂花等古树参天,楠竹、慈竹、花竹相拥成片,更有相思、桫椤等珍稀植物。重修后的道观占地30余亩,已斥资800多万元建成灵宫殿、玉皇殿、财神殿、元辰殿、慈航殿、三清殿和山门牌坊、茶廊、香房等庙宇主体,充分展示道家系列文化----道家宴、道家茶、道家功、道家法。
2000年,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来观视察后,也对我观道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
“庙貌重新,仰瞻殿宇巍峨,篆烟缭绕;风光益胜,纵览松林苍翠,药草葱茏”。重修后的绍龙道观现正日异焕发出青春活力,不仅是巴渝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更是重庆一大人文景观。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