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4章 江苏.苏州.苏州文庙(1/1)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南隅。
苏州文庙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任苏州郡守时创建的,经历代增修扩建,占地极广,屋宇甚众。根据《吴县志》记载,南宋淳祐年间即有屋宇二百十三间,现存建筑除大成殿外,大部分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的。大成殿西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宏伟壮观。苏州文庙现辟为碑刻博物馆,内有四大宋代碑刻:地理图碑、天文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和平江图碑,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地理图碑”的大小与天文图碑相近,碑端正中榜题阳刻隶书“地理图”三个字。碑刻绘了中国宋代的地形图,分上图、下文两部分,分别为1.24米和0.49米。上部的地形图,采用了线条和形象图形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法,对中国大陆的山脉、河流、森林、长城,以及各路、府、州、军的地理位置等,都刻画得十分清晰,历历在目。碑下部的36行、645字释文,大致记述了自夏禹至宋的历代版图变迁情况。此图与中国现代地形图相对照,除海岸线出入较大、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不清外,其余则大体相符,它与西安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三幅全国性地图。
“天文图碑”高1.90米,宽1.08米,是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刻制的。碑端正中榜题阳刻隶书“天文图”三字。碑分上下两部分,分别为90和70厘米,上部是圆形全天星象图,下部为解释文字。星图以天球北极为中心,用三个同心圆(北极恒显图、天球赤道、南极恒隐圈)加上相距不等的二十八宿宿度线来表示,共绘刻280个星座、1343颗恒星。根据《元史》记载,宋朝曾在景祐、皇祐、元丰、崇宁年间进行过四次星象观测,此星图即根据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观测结果绘制的。下部的解释文字正文41行、2140字,简要叙述了天体、地球、北极、南极、赤道、日月星辰和日食、月食的成因及当时所知的天文学知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所具有的水平。世界天文学界对此图评价甚高,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图,在世界古代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帝王绍运图碑”高1.83米、宽1米,比前两碑略小,碑端正中榜题“帝王绍运碑”五字,为阳刻隶书,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的体例完全一致,显出一人之手。碑刻画了中国古代帝王世系表,分上图、下文两部分。上部以图表分左、中、右三路列出帝王世系:中路自黄帝、颛帝、帝喾、尧、舜五帝开始,经夏、商、周、秦、汉直至隋、唐、大宋宋理亲为止,共十三个朝代、247个帝号,这是被视为“正统”的王朝;左路为秦六国、五代僭伪;右路为春秋十二国、“东晋夷狄杂处中夏”(五胡十六国);左右对称,以补中路“正世”之不足,把中国四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名、帝号,在图表中排列得十分详尽清楚。下部有解释文字36行、550字,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对“自五帝以降,迄于国朝,凡一百九十五君,历三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中“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作了简要的评述;第二节,是对宋太祖创业维艰的追思;第三节是对整个历史所发的“自古及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八九”的感慨。此图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三碑,是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由黄裳绘制,由当时任浙西路提点刑狱之职的王致远在淳祐七年(1247年)摹刻的。
“平江图碑”高2.76米,宽1.45米,较前面三碑都大,碑额刻古朴的双龙抢珠纹饰,正中隶体阴刻“平江图”三字。此碑为整块青石,额、图通体相连,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碑上端刻有平江府城的全图,图上将整个苏州城的城市布局、面貌、主要建筑官署、寺观、庙宇、园林、商行、书院、库房第宅的分布及山脉、河流、湖泊、桥梁等详细地刻画了出来。图上河道如经如纬数以百计,共长约82公里;桥梁359座,充分反映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城特色。图上记载的寺观庙宇有50多个,古塔12座,跨街楼坊65座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为研究宋代苏州城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1年苏州文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合并为“苏州文庙及石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