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林浩出征(1/2)
一条幽深的巷子,两边是青砖所砌的围墙,进的门来,院中一棵古柏,两人合抱不住的,树上挂了-个木牌,“博思学堂”四个大字,一笔一画,遒劲有力,十多个八九岁的孩子坐在一条条长凳上,桌前一块块竹简。
“林浩小兄弟,愚兄石义石云雁,自幼喜欢读书,但命簿福浅,久试不弟,故义务办学,教百姓之孩提,认字读书,练练口舌。”
“惠泽乡梓,世风清沌,日后还望云雁兄长多多赐教”。林浩几乎把所学文言词语搜遍,挤出了这几句话。
“此二位都是至交,自幼同窗,州府为差,喜好说说故事,一有闲暇,大家便来寒舍一聚。”
早晨读书,下午说谈故事,林浩看着一片片竹简,上面全是文言文,平日里只能脑瓜想象的竹简木椟,一堆堆摆在眼前,片片书写工整,但是写不了几个故事,林浩的内心既好奇,又期待,他肚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历史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小时候,爷爷经常给他讲,上了小学,他给同学们讲,够他们听的,林浩努力回忆着最精彩的故事。
华阴县城来了一位会讲故事的年青人,林浩的名声不到三天便传到了十里八乡,每天晚上精选一则,白天便讲出来,只讲一则,林浩定了个规矩,尤其是春秋战国的历史,大伙儿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二十四孝道故事,引来了不少听众。
林皓讲故事的优秀才能,很快传到长安城,在各书院引起一阵轰动,汉元帝下诏,要大力提倡学校学生讲故事,要求大臣推荐年轻的会讲故事的人才,华阴县官员便向朝廷推荐了林皓。
林皓不费吹灰之力进入长安城,做了太学府博士,其实主要公务是在宫内讲故事,宫中的生活,少了许多自由,很快林浩便打听到了漠月的许多消息。
林皓不辞而别,他离开朝庭去找漠月,塞外大漠,山高路远,不是想去就去得了,走了三,还在长安城打转,第四天他又被朝廷追回。
林皓谎称家在华阴县乡下,父亲去世,奔丧回家。
奔丧、守孝乃人生大事,汉朝孝道天第一。汉元帝不但不治罪,还让文武官员向他学习,终究喜欢听林浩讲故事,尤其林浩的三十六计故事让汉元帝和文武大臣都成了每一天的必修功课。
每天讲故事,快乐皇上,文武大臣,也跟着沾光。
伴君如伴虎,再好的故事皇帝也有听腻的时候。一个篮球场上的高手,做讲历史故事的行档,林浩一想心里都发酥。
高祖建立汉朝;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改制革新,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
元帝虽不善治国,但并非一无是处,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
写得一手漂亮的篆书,对弹琴鼓瑟、吹箫吹笛、辨音协律、作曲弹唱更是无一不精通,无一不精妙绝伦。而且,他在经学上也很有造诣,超过了他老爹,即使与西汉的其他帝王相比,他也是数一数二的。
喜好艺术者,大多梳于权谋。
王昭君出塞快乐了呼韩耶单于,有人睡得香,就有人睡不着,漠西单于便是辗转反侧。
匈奴又出事了,漠西匈奴得知呼韩邪单于投向大汉,给西汉施压,发兵讨伐漠南匈奴。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文武大臣一致认为,林浩协助青飞将军,定能平息此事。
协助大汉将军青飞北征,林浩自觉太搞笑,但一想到找漠月,他便认真起来。
率十万大军,林浩与青飞出发了,青飞作为大汉第一名将怎么能听一个毛头小子指手划角。
青飞将全军分为左右两队,各五万人马,其中左路由青飞带领从西道前行,越过草原从小道到漠西,右路由林浩带领直奔大路到漠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