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怀柔天下—第三节 贾谊论政(三(2/2)
对周勃来说,贾谊的这次进言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因为刘恒不但没放了他,反而把他弄的更狼狈。然而,这一次看似不成功的进言,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以后,终刘恒一朝,对有功之臣,无论犯了多大事,都能免受牢狱之灾。
不过也并不代表刘恒不杀人,只不过他杀人的方式比较隐晦一点罢了,简单点说就是逼其自杀。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还挺有效,神不知鬼不觉地灭掉对手,虽然宣传教育意义不强,但方便快捷,免得审来审去闹的满城风雨。
但不管怎么说,贾谊这次进言,让自己交到了一些朋友,虽然这些朋友不怎么顶用,最起码少了一些敌视。然而下边这件事,那完全是在给自己树敌。
第二年,贾谊经过长期调研后,呕心沥血地写了一篇文章——。这又一篇用词优美的文章,文章内容很长,但意思很简单:禁止私人铸钱。
也许有人会惊诧,私人铸钱?有这等好事?事实上,纵贯整个古代史,这种事情层出不穷。更在很多时期,这种事情是合法行为。
汉文帝在位时,有两个人拥有铸钱权。一个是吴王刘濞,这位老同志拥有豫章铜山;另外一个就是邓通,这位兄弟坐拥蜀郡严道铜山。
秦始皇统一币值后,铜钱成为通用货币。但没有把全部铸币权都收归中央,授权一些大贵族铸币,在全国流通,这种行为受国家法律保护。
秦亡以后,刘邦登上帝位,对秦朝制度稍加改动,就把大汉公司运作了起来。对货币的管理,没搞一点创新,完全照搬。
当时,只要你有原材料,造钱似乎并不困难。别说政府允许,就算严令禁止也阻止不了这一行为,更何况当时又没有多少防伪技术。
但有一点是通行的,那就是以重量决定货币面值,不像我们当前用的纸质货币,靠上边的符号来表示其“价值”。不过这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毕竟是金属物件,统一起来似乎不太困难。
然而,问题还是出现了,并且还很严重。
贾谊一个搞文学的书生,竟然有抓经济的天赋,真是挺不容易。
房屋能倒,桥梁能踏,多少血淋琳的教训告诉我们,黑心商们很猖獗,偷工减料现象很严重。
私人铸钱,重量就大大缩水。朝廷造的钱既厚又重,标注个“半两”字样,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误差不会太大。
可私人铸钱就不敢恭维了,薄如榆钱,并且中间方口特大。缺德的是,这种缺斤少两的东西竟然也标注了“半两”的字样。
好了,拿着这些东西去流通吧。
可以想象,这种代表国家财富的东西将渐渐流进私人的口袋,留给市面上的都是那些薄且口大的东东。久而久之,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就掌控到了那些黑心商的手中。
然而,贾谊辛辛苦苦写的论文送到刘恒面前后,被不屑一顾地扔到了一边。
不得不承认,贾谊善于谋国而不善于谋身。邓通是皇帝的宠臣,铜山都是皇帝赏给人家的,你现在莫名其妙地要禁止私自采矿铸钱,明显是在和皇帝唱对台戏。
还有那个刘濞,山高皇帝远的,想禁止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就在年前,刘恒儿子刘启刚干掉了刘濞的大儿子,目前的刘濞正在火头上,恨不得一时三刻起来造反。禁止刘老同志造钱?做梦的吧。
贾谊这个建议,虽然对朝廷很有利,但刘恒不认可。不过还是有一些效果的,效果就是邓通更恨他了。
邓通的办事效率很高,当即笼络一些人,上书弹劾贾谊。理由很简单:妖言惑众,诽谤朝政。
邓通很清楚这个理由弄不死贾谊,但能恶心他一把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邓通的脑子转圈的确不慢,很快想起上一年贾谊骂皇帝的那句话,因此不失时机地说道:亵渎圣上,罪不容诛。
大臣们这些明争暗斗,刘恒很清楚,他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况且他在内心深处是非常欣赏贾谊的。刘恒微微一笑,说了句:上大夫严重了,贾生耿直忠诚,朕知矣。
邓通的心里一惊,闭上了嘴。他明白,想置贾谊于死地,并没那么简单。弄不死你,也要压制着你。至此,贾谊的命运业已注定。
刘恒并没去关注邓通的心理活动,而接着说了一段话:现有诽谤妖言之罪,群臣不敢畅所欲言,使朕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这如何让贤良之士为国尽忠?
随即下诏废除诽谤妖言罪,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论是批评时政还是咒骂皇帝,都不得审理,更不能治罪。
刘恒能被后世称为明君,不是没一点道理的。他的这份胸怀,远在他老爹之上。
贾谊安全了,但此时的他并没一丝快感。连碰两个钉子后,使他更加心灰意懒。
在长沙第三个年头的一个黄昏,一只猫头鹰飞入屋内。观此景象,本就忧郁的贾谊更为伤感,提笔写下了。对世间变幻和人世沦桑作了一番感叹。此时此地,贾谊思想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这,是贾谊宽慰自己的话。不得不说,他说的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宽慰效果不佳。
身守长沙心系远,
满腔热血祭苍天;
空怀一心报国志,
徒叹祸福泪连连。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贾谊还需要忧郁七年。在此,我们就不陪这位兄弟痛苦了,让他自己一个人忧郁去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