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为何不恨王贞风(2/2)
姚师名奕,乃是吴兴武康(今湖州德清县)姚氏,其先祖是舜帝姚重华!西汉大臣姚平为避战乱,于王莽朝末年举家迁隐吴兴郡。乃江东望族,是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
姚思谦姓姚--
仅仅这一个身份,就能将所有人的嘴全部堵住。
虽然姚氏并不认可他,可只要姚思谦能闯出一番基业来,姚氏必会将他以姚师养子的身份列入族谱中。
然而姚思谦滑的就像一条泥鳅,不论王僧达和他说什么,他都打个哈哈揭了过去。最重要的是,姚氏虽是不认可他,可是几个姚氏的子弟见到他时,都是以‘思谦’称之。姚氏称他的名而不是字,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就足以令人揣摩了。
尤其是,顾延年似乎很欣赏他,曾经招他到入顾府中畅谈了一宿。
知道他寄住在萧府中,顾延年要送给他一套宅院。
被姚思谦婉拒。
很快,姚思谦的名字被宋文帝刘义隆知道,过完了腊月初八,文帝召见了姚思谦。
温幼仪知道,姚思谦就要离开萧府了。
只要他得到了文帝的赏识,赐宅院那是必然的。
果然,姚思谦从宫中回来第三天,宫里来了内侍。赏赐了姚思谦‘百金’绸缎数十匹,金银斛珠无数。
另赏赐了一套宅院。
这座宅院就在乌衣巷侧,达官显贵们往来之所。文帝显然待姚思谦极好,因为他宅院的旁边就是姚府。
闻十八他们自然高兴。
虽然萧氏和他们交情匪浅,可是到底不是自己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太方便。如今有了自己的宅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收拾起宅院来极外的用心。
只有温幼仪的心,郁然而感伤。
在她的心头,姚思谦才是她的阿耶。他不计后果的包容她,不论她做任何事情,只要他能办到,他就愿意替她承担后果。
自己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萧菁芬很伤心。
他就拿出家产送给王僧达,只是为了能让萧菁芬回到贵妇中间去。
再也寻不到像姚思谦这般待她的人了。
一想到以后再也不能随意跑到他的院子里下棋,庭竹斋里再也无人陪她一起听雨声。
她的心,隐隐作疼。
姚思谦却不同,他从来没有问过闻十八和闻八他们宅院收拾好了没有,每日只是坐在庭竹斋里看书,意气闲暇。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萧彬来拜访。
温幼仪和萧菁芬一起见了他,萧宜修陪着姚思谦坐在她们身边。
萧彬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温幼仪见他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
因为,他一身书生打扮,身穿襦衫,头带缣巾,可是手里却拿着一个算盘,一本帐册。
口口声声自称小可,说出来的话却是文绉绉的。
怪不得他五年就出师了,而其他的学徒却需要十年。
姚思谦不过简单地问了他几句,得知他算术极好,就当场拍板要用他。
萧宜修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明明是姚思谦自己的生意,怎么却用了萧氏的人做大掌柜,而且还是一个只有十九岁的年轻人。
姚思谦微微一笑,“在下刚刚来建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却让我上哪里寻大掌柜去?有萧氏的人帮我岂不是正好?我正乐得清闲。”
“我在马庙街有三间门面,做的是食店生意。因掌柜们不善管理,一直亏到现在。要是让之不嫌弃的话,就借给让之做家具店。”萧宜修觉得自己不能占姚思谦的便宜。
姚思谦朗然一笑,觉得萧氏兄妹俩人真是可爱极了。
一转眼就到了春节(立春),文帝召了文武百官去太庙祭祀,祭祀完毕后就在城郊与百姓同鞭春牛。
这一日,刘彧和沈约自吴郡返回建康,参加了祭祀。
百姓们鞭春牛之时,为了争睹官家天颜,踩死踩伤无数,文帝下令军队用马鞭驱赶百姓。
百姓怨声载道,哭喊不已。
这一月,北魏万度归从焉耆向西挺进征讨龟兹,留下唐和镇守焉耆。驻守柳驴的官员乙直伽阴谋反叛,唐和进行反击,斩了乙直伽。
从此,诸胡人都畏服于唐和,西域重新平定。
姚思谦拿着朝歌琴氏送来的战报,长久沉吟不语。
刘彧递拜贴于萧氏,求见萧菁芬。
他葛衫飘飘,发上绾着白色缣巾,面容俊朗,紧闭双唇,神情宁静而闲适。
温幼仪在屏风后默然呆立半晌,才缓缓跪坐在铺满水貂皮的软榻上。
刘彧微微一笑,“奉姑母之命来送信儿,姑母也令儿看看从母的身体。听说从母月前曾大病一场?不知现在可曾好了?”
他的声音清朗,如同碎玉相击。
温幼仪不禁恍然。
不知为何,脑子里却突然想起那个抱着狸奴的少女。
泪水涟涟的看着她,面带凄然。
王贞风要了她的命,她为何不恨她?为何不恨?
她的头,缓缓垂了下去。
直到刘彧离开,也没有抬起过。
--
--R1152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