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迎刃而解(1/2)
“同学们,早上好!”
“老师早!”
“同学们早!大家请坐下。”袁榕的手拿着一叠书本,随后摆上了讲台上,又一番自我介绍的说:“我叫袁榕,来自东方家园,今年已二十有六,养育一女,丈夫被派遣国外工作,父亲继承祖业在公司任职,母亲有病在家。”
有几个插班生坐在最后排已经窃窃私语,好像很厌烦袁榕用这种不懂修辞的口吻自我论述,流水账似的花哗哗一下子讲了出来。
“好啦!同学们都听完了我的简单介绍了,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学校报到的,有什么不明白的话请多多包涵,接下来就要讲一下我们的学术了。”袁榕并不是要打开书本朗读一些关于渔民中学的资料背景与时代进展,对于学校上的基本知识,有可能与工业上的操作技术与逻辑性方法不一样,有些会完全相反,但作为在珠凯市已经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和跟随上一辈扎根的第二代人来说,有完全了解这个地区的各种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更何况是自己的母校呢。
“又在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和英雄故事,闷不闷啊?”有两个自以为很了得的学生在咕咕噜噜交头接耳,另一个低声说:“每位新官上任的老师都会这样霸气加赞自己一番的。”
“渔民中学这个学校名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这是我们祖辈几代人承存下来的精神丰碑,就像有位学者向我提出要更改自己孩子的姓名一样的提议,两者都存相同之处,也正如陈中兴校长所说那样,我们不能忘本。”袁榕把渔民这一词讲得特别强调,所以让几个初来乍到的新生以为是叫愚民,他们都窃笑了起来。
但有的地名或者方言是随着新时势的崛起变迁而发生改变的,要适应新时代气候,文景和口味而重新洗牌,就像小时候的童年里面把乳名当作日常惯用的称呼,长大了才正正规规以身份证名字来正式用名,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这位同学,你举手起来,有意见吗?”袁榕想再继续说下去,忽然看见在座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把手高高举起。
“老师,您不懂90后的青春动向,就像您80后的执着不懂70后陈校长的务中求实那样,就一味拥护前辈的学术来施压后生的探索,渔民中学应该有她自己未来的更新空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