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事多磨(1/2)
大唐习俗,父母丧七七四十九天内,未婚子女可以定亲,服丧三年之后方可完婚,过了七七之期,再定亲就只能等三年期满。所以,庄夫人入葬后七天,薛昭就和桑远一道,轮番软磨硬泡,使得千秋总算是松了口,应下了和越沧海的婚事。
桑远本来不舍得小妹这么早就定亲,但架不住程捷和薛昭两位长辈苦口婆心给他分析厉害,最后,薛昭搬出了一直不曾死心的樊似玉,这才说动了桑远。他也并非不同意这门亲事,只不过想替小妹拿捏拿捏这未来妹婿,免得将来千秋受委屈,如今听薛昭一说,生怕白白将小妹的如意郎君推给别人,于是便和程捷薛昭定下了计策,打算分头行动,各个击破。
显然,这计策十分成功。千秋最是听不得长辈言辞恳切的劝说,而沧海,满朝文武中除了他师父薛昭,他最敬重的人就是程捷,程捷亲自登门游说,他的建议沧海不可能不听从。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桑远还特意跑到祠堂在父母灵前絮絮叨叨说了许久。圣人从程捷口中得知了,心里也觉得高兴,便打算这几日就拟了旨为桑越二人赐婚。没想到,就这短短几天工夫,偏偏出了变故。
变故的根源来自于一直对沧海求而不得的樊似玉。圣人打算为千秋和沧海赐婚的消息不知是哪个当时在场的宫人传了出去,辗转传到了樊似玉耳朵里,惹得她勃然大怒,当下就要去面见圣人,被随她一同投唐的谋臣可延拦住了。
“将军莫要冲动!”顶着樊似玉要吃人一样的狠厉目光,可延高声道。
“桑二欺我,我如何不能向圣人讨个公道?!”
“敢问将军,有何根据?”可延冷静地发问,“将军与那桑二娘并未立下字据,口说无凭,就算是闹到了圣人跟前也不占理。既然如此,何苦平白令圣人心中生厌?”
他这几句话将樊似玉满腹的抱怨尽数噎了回去,她连翻了数个白眼才回过神来,皱着眉问可延:“你可有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但是需要将军配合。”可延胸有成竹地答道。
“速速讲来。”
可延的意思是,让樊似玉先向圣人提起江渠关的约定,然后请求与桑千秋当庭比武,胜者方有资格成为越沧海的妻子。樊似玉对这个主意嗤之以鼻,但是一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正在犹豫,忽然有下人来报,说金华长公主的翟车已经到了门外。
“金华长公主?”樊似玉有些诧异,“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来做什么?”
可延摇头表示不知,而二人的疑问在见到金华长公主李宛然之后便有了答案——她是来找樊似玉结盟的。
李宛然和圣人并非一母同胞的兄妹,其母吴太妃和庄太后斗了大半辈子,最后自己想不开,在先帝驾崩后落发出家,抛下了女儿一个人在吃人的深宫之中摸爬滚打,靠着讨好圣人才坐稳了长公主的位置。奈何她虽然自诩为圣人最宠爱的妹妹,但没想到千秋甫一回京就后来居上,昔日捧着她的那些公子贵女们转脸就想方设法去同桑家攀关系,令她感觉脸上无光,所以处处与她针锋相对。千秋从不理会她的挑衅,且不久之后就率兵出征,来自想象中的敌人的漠视导致她一腔怒气越攒越多,故此一旦有机会给千秋添堵,她就绝不会放过。
听说了桑千秋要和越沧海定亲的事,李宛然第一个就想到了樊似玉。这位号称和桑千秋伯仲之间的女将军传闻中在边关就对越沧海一见钟情,苦苦追求,甚至将一座江渠关拱手相让,李宛然意识到,这姓樊的如果她好好争取,必然能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所以,她才特地上门拜访。
将来意一说,樊似玉和可延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喜色,李宛然的提议简直正中樊似玉下怀,她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李宛然见状也欢喜异常,拉着她倾诉了许久自己对千秋的不满,樊似玉认真听着,偶尔还附和两句,让李宛然直呼找到了知音。待她发泄完了,樊似玉叫侍女给她重新添了茶,笑道:“长公主这次倒是来得正好,似玉恰有个想法,可能需要长公主的助力。”
“哦?”李宛然颇为感兴趣地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樊似玉细细说了,李宛然抚掌而笑:“那桑二如今伤势未愈,加上还有余毒未清,往日里樊将军就与她势均力敌,眼下定能一举打败她,也让三兄看一看,到底谁才是大唐的女战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