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联句大战,现在开始!(第一更)(1/2)
“王大——叔父!”小陈见刘昭阳还是进了决赛,颇有些无奈:“都怪你!明明我的竞争对手都要缴械投降了!你这番指点,让她又起死回生啦!”
“怎么能怨我呢?我之前又不知这里面的关节!”王昌龄大感冤枉:“再说啦,后面明明我都没有再出手了,人家女娃子能赢,也有自己的能耐!”
小陈无法否认,在“freestyle”这一环节,刘昭阳表现要更好一些。
或者说,相比刘昭阳最后的胡编乱造,窦曼曼的胡编乱造更让观众受不了,已经失去了基本的逻辑。
再说了,窦曼曼那么多帮手,最后的“即兴说唱”竟然“我爱易小川”都蹦出来了,太雷人,输给孤军奋战的刘昭阳也符合观众们对“公平”的向往,而且刘昭阳唱得明显比窦曼曼动听多了。
今日的胜者,在李季兰、刘昭阳、易丝儿之间决出,易丝儿唱了快三十首诗,刘昭阳更是唱了四十多首,只有李季兰唱的最少,目前的嗓子条件肯定是最好的。
但李莫愁发现陈成离开良久还不回来,心中未免有些小慌张。
这时听到陈成的声音在头顶上,扭头去看——却见小陈不知何时跑到三楼“vip观景包厢”去了,正冲自己挥手。心里一下子就安定了不少,开始等待第三回合的开始。
第一回合,唱的诗需要带一个“韵”字。
第二回合,三个字里起码需要带两个了。
以此类推,那是不是第三回合就是四个字里带三个字,五个字里带四个字?
恭喜聪明的你!虽然学会了抢答,却还是猜错了!
今天的这场比赛,名为“疯狂联句大赛”啊!
联句,联句,比赛比到现在都没见到啊!
名不符实!
差评!
第三回合,是要规规矩矩来“联句”了。
那么,什么是“联句”呢?
在小陈与宣城四秀的对战中,就曾讽刺过大秀王中流的“排律”根本不是律诗,“联句”而已。
一副一副没啥关联的对联!
嗯,与正确答案已经很接近了。
远在东晋、南朝宋时代,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二句一联,四句一绝。“
意思是说:每二句为一联,不管对不对,只要每二句末协一个韵,就是一联。
每四句,即二联二韵,就是一“绝”。“绝“的意思是断绝,“四句一绝“便是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和主题创作,古人称为“立一意“。
王大叔极其擅长,并且穷极一生都在创作、推广的“绝句”,其名称,即起源于此。
“联绝”便一直是诗的代名词,比如宋明帝刘彧点评爱作诗的时人吴迈远,就说他“此人连绝之外,无所复有“:
这家伙除了做诗,啥玩意都不懂。
这种人如果不生在爱好诗歌的大唐,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废了”。
在诗歌还不像大唐这般如此受重视的时代,权贵们往往将“联句”作为宴席上行乐的一种形式,或者再直白一点,当做是一种文雅一点的“行酒令”。
“联句”又称“柏梁体”,因为传闻起源自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赋诗,皇帝首先作了一句七言诗,亲王、大将军、丞相等按官位高低每人接下去作一句,都用皇帝所作第一句的韵脚,最后连成一篇。
不过因为历代一直质疑“柏梁诗”是伪作,所以不妨举一个离小陈近一点的可考证的例子:
!
那时候的皇帝是当今天子的伯父,唐中宗李显,所以他自然当仁不让地吟了第一句啦: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
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
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
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
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