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一
谷雨被人打了,打的很惨。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女人,横眉叉腰,指使着七八个健壮妇女,将谷雨强行按倒在地,一阵拳打脚踢撕咬拧拽狂虐之后,又不顾谷雨声嘶力竭的求情,强行扒光她的衣服,光天之下对谷雨实施了令人不堪入目的凌辱。
谷雨是青衣乡剧团的演员,唱青衣的。这个二十刚出头的高挑的姑娘,人长的漂亮戏唱的也好,在青衣湖周边百儿八十里内,也算得上是叫得响的腕儿。
谷雨所在的剧团说是乡剧团,其实比县里的专业剧团都红火。好几年前,这一带的乡镇——那时候叫人民公社,差不多都办有自己的剧团。规模大点儿的团有五、六十号人,小一点儿的也就二、三十号人,反正能凑合就行。那时候是大集体,剧团好养活。一个乡镇好几万口人,选他几十个能唱能打能吹能拉的戏曲爱好者也不是啥难事儿,只是演出水平不敢恭维。剧团的演职员大都是本乡本土人,能吃苦不讲究。只要能唱戏演戏,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没一点怨言。演职员们不拿工资,也没有人给他们开工资。他们的日常开销,都是来自于自己所在村给他们记的工分。工分累积到年底按分值分粮分款。说是分粮分款,其实也就是每年四五百斤口粮,折合到每个月也就是三四十斤。至于分款,大多有名无实,条件好的村遇上好年成,或许年底能分上十块八块,年成不好,条件差的村分款也就是个水中月。但有一点是演职员们引为自豪的,那就是各乡镇剧团的演职员们,在本生产队里拿的工分,都是最高等级,和那些青壮劳力是一个水平。这是各公社不成文的规定。那些条件好的大队,每年还会额外给本村籍的演职员们搞一些提成,多给几十斤粮食,也算是对他们在乡里给为自己大队长了脸的回报。
没有演职员的报酬这部分开支,公社办剧团就轻松多了。买些锣鼓乐器、服装道具等等家伙什,找个能吃能住的地方,剧团就办起来了。公社剧团都是在本公社的各大队演。除了一年一次的各大队巡回演出之外,就是哪个大队来请,就到哪个大队去演(当地老百姓称其为写戏)。有时候哪个大队的那项工作做得好表现突出了,公社领导还会带着剧团到那个村演出庆祝,给予鼓励。
有几年县里也开始重视越来,经常还组织各乡的剧团到县里汇演以及各类的调演,演得好的剧团,县里的领导开大会表扬,县里的文化部门还拨款扶持。获奖剧团的公社领导也感到特有面子,引以为荣。因此各公社的剧团为什么如雨后春笋滋滋地冒了出来,也就可想而知了。实事求是说,在当时农村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情况之下,这些剧团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
后来农村所有制形式改变了,公社变成了乡,生产队、生产大队也改成了村民组和行政村,集体耕种改成联产承包。演职员们也只好迫于形势弃艺归农,各回各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田时刨食去了。那些雨后春笋也因此一个个消亡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