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临城下(1/2)
将士面带决然之色登上悬脾,其后四人严阵于绞车,这五人,是同伍之人,但那登上木堡的却并不是伍长。
“铁撞木!”
“铁撞木!”
几道呼声传来,一架架铁撞木被安置城头。
其和悬脾类似,但悬挂的不是木堡,而是沉重的木材,一大块的木材,和寺庙里的大钟形象相似。
而这铁撞木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轒辒抵城的时候狠狠落下,将轒辒砸成碎片,与此类似的工具还有冲木,当然,刘盛是没有冲木的。
城头一片忙碌,城下的柔然人也是奋勇激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柔然人已留下无数尸体抵至城下,几辆轒辒车内的柔然人正从昨夜填平的沟壕驶过,其后的头车也带着绪棚缓缓驶来。
城头上的将士见状,也不待刘盛下达命令,纷将架上的铁撞木朝城下轒辒瞄准,待轒辒车抵达城下,城上士兵毫不犹豫的将铁撞木的绳索切断。
嗖~
嗖~
嗖~
数架铁撞木因绳索断裂,带着一道呼啸狠狠朝着城下落去,而其下方的正是柔然饶轒辒车。
那铁撞木发出的呼啸极为迅猛,可轒辒车有顶棚,车中的柔然人是看不到上面的,因此,他们依旧在埋头苦干,将手中的铲子挥舞的极为快速。
擦嚓嚓~
柔然人一铲一铲的挖着城墙,突然,他们耳中听到一道轰鸣,随后,脑中一震,瞬间变空白。
“轰!”
“啪嗒!”
一道巨响之下,轒辒车被铁撞木砸了个正着,那自空中掉落的铁撞木将那轒辒车狠狠的压碎,那车中人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便被破开轒辒的铁撞木砸开。
其中有一人就在铁撞木的正下方,登时间,脑花四溅。
‘轰’
“轰”
“轰”
接二连三的撞击,让柔然饶攻势猛然一顿。
后方,大檀见攻势受阻,连忙朝后挥手,大声怒吼:“飞石车速上前来,余众,箭矢掩护!”
“刷刷刷!”
大檀命令一下,那大纛就被旗手挥舞的飒飒作响,而传令兵也纷纷大声传令,可柔然人之多,漫山遍野,这将令竟足足耗费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将将传达全军。
下一刻,柔然大阵的战旗纷纷一变,完全便成了绿色弓手旗。
城头上,刘盛看柔然大阵突举绿色旗,心中顿知柔然人要放箭了,他抬手怒吼:“籍幕!护!”
“将军令,籍幕!护!”
“将军令,籍幕!护!”
“将军令,籍幕!护!”
在如此急的时刻,每一个令兵的精神都是紧绷的,刘盛的声音刚一出口,他们连犹豫也没犹豫,就已朝着四方奔走,将刘盛的命令传达四方。
他们每路过一处,那处的幢将、队主就大声喝道:“籍幕!护!”
“籍幕!护!”
蓦然间,城头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道道喝声自刘盛处不断传向远方。
而随着喝声出现的,是一个个被挑起来的巨大布帘,这布帘上面有轴,好似一幅画,内里有一支长篙顶着,数位将士合力举着长篙,将布帘朝城外伸出。
登时间,整个狄那城头被建起一道以布帘做成的‘护盾’,这护盾牢牢的挡在众人前方,使得其后的城头突然一暗,而将士也再也看不到前方。
就在这布帘刚刚架起,柔然阵中就突然腾起一片黑云,那黑云犹如虫灾一般快速的飞向狄那城头。
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雨,但凡是个人,他都得吓得尿裤子。
因为那不是几千支箭矢,而是几万支箭矢形成的箭雨,此箭雨已将幕遮盖,使得大地为之一暗,可见其密集程度。
好在,刘盛已命人将布幔升起,使得众人看不到那如乌云划过的箭雨,他们始终在卖力的朝前方出箭矢,可他们不知道是,他们的箭矢和对面的箭矢相比起来,那简直一触即溃。
呜呜呜~
密如蝗虫的箭矢发出的声音已不再是嗖嗖嗖的声音,而是呜呜的呼啸。
下一刻,箭矢在布幔上。
‘啪啪啪~’
‘砰砰砰~’
‘呲呲呲~’
转眼间,那布幔就被箭矢击打的发出无数‘哀嚎’,可即便它遭受箭矢如茨欺凌,但它仍旧顽强,只是遍体鳞伤。
虽然它只是布帘子,但他并非普通的布,在战场上,他被称为‘籍幕!’又作‘籍莫!’或称之为‘渠檐!’。
它是一种以布、草等材料制成的软防护帘,其悬挂在城墙上,利用它的反作用力,可以遮挡矢石和削弱冲车的冲力。
这种防护帘最早使用的时期是战国,那个时候这布幔已经普及使用于守城战斗。
如《战国策。齐策》记:“百姓理檐蔽举冲橹!”大意是:百姓们举起渠檐来阻挡冲车。
《墨子。备城门》:“城上之备,渠檐、籍车!”《淮南子。记论训》:“晚世之兵,隆冲以攻,渠檐以守!”
这种籍幕长8尺,宽7尺,用5尺长的杆子挑起,悬于城墙外,一人以绳纵,可以上下活动。
嗯,这么一看,他的形象就出来了,和船帆差不多!
而它的作用是极其大的,《通典。兵五》有记载:“布幔,复布为之,以弱杆悬挂于女墙八尺,折炮之势,则矢石不复及墙。”
布幔,也就是籍幕,布幔之称,是北齐以后的称呼。
从以上可见,这布幔是极为犀利的,那箭矢来,要么顺着布帘下滑,要么插在布帘上再也前进不了。
后方,大檀见箭矢未曾建功,脸色有些沉,而此时飞石车也已至前,距城头仅有三百步,已在其程之内。
于是,大檀沉着脸,沉闷的咆哮道:“飞石!速攻!”
刷~
战旗瞬间飞舞。
那边,指挥飞石车的将官见代表他的战旗舞动,连忙下令:“上飞石!”
“上飞石!”
“上飞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