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故地难忆1”(1/2)
三春暖阳,露水惊湿了镂空雕木,滤纸上印染开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渍。空中剩余的水珠密密实实地顺着桐漆木梁而下,在屋檐边沿盘珠而下。
汤匙切过瓷碗的圓柔处,润滑了女子的唇,沿着张阖的下颚送进了舌苔。半碗汤粥入腹,女子喉间更觉难受,汗水顺着微仰的额头,在颤抖的喉结部流了下去。碗底渐渐成空,慢慢地,身侧的侍女从矮凳上默默地退了出去,神情难掩行色匆匆。
从房间内退出来的侍女,隔着门槛的高度,在边沿低步眉黛忧愁,最后低眸顺眉,“公主她......”
允诺轻声吸气,从门外的低沿处回蹭了一眼,舒心一笑,軽嗤声厚重绵长。刚堅的脸庞处,醉红的肌肤色,任着一根青筋衔接的肌肉,尽显激动之态。他顺手从侍女手中接过碗勺,喉间抑制着深情,“各内侍女流之处,皆有安排定夺,顺着册子行了常事。”
“是。”
两人相悖而去,允诺稳了稳手中的汤匙,眸色中任是预留着孤狼一般的迷醉。
房间里是肤醉色的傷膏味道,允诺行了几步,几欲把持不住。手中的汤匙颤抖作响,才提拉了腿间儒服,又稳了稳汤匙作响的碗勺。“怜儿。”
女子阖上了嘴间的细缝,双目憔悴,赛过眉间剑锋以对。面对着碗勺轻触唇口,刘怜儿再一次俆徐然地开了红唇。
允诺将碗里最后一勺药物喂入女子口中,斜眼中顺着碗匙觉察出了刘怜儿的眼中有了靥色。
允诺放下了碗匙,轻触女子唇间的水渍。双目情色初动,沿着女子的棉柔锦服,摩擦着娇嫩的红晕,一触即现。
渐渐地,在刘怜儿眼所未及之时,允诺已将唇口摸索在女子的嘴际间。从殿门外相看一眼,犹如缠绵悱恻的夫妇,情深意长。
“满园春色早已按捺不住,就此相邀公主一游?”允诺眉目深沉,鼻尖气色顺畅,醇厚的音色召唤着女子渐入倦怠的神色。
“不去不就辜负了一番美意?”刘怜儿淡淡地回答,声音之中是女子惯常的疏离。
“那好,允诺就抱着公主!”怜儿的冷淡在憔悴中也冰冷了允诺火热的心疼。他的动作霸道而轻狂,双臂间的刚堅收纳了女子浑身的伤痕累累。
刘怜儿疼得闷哼,一句都未出口讨饶,她才清醒了一眼睨视着允诺的矫健之姿。只见他怅然一笑,垂着眼睑,“总不想弄伤你,公主不经意间的冷漠却能冲破允诺的底线。”
女子满是愤恨,紧握的双拳泛着苍白之色,面色哀伤忧愁。“忍一忍,或许就过了。”
“如此也好。”
御花园春色明媚,清晨的露水在和煦的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亮珠。余光照拂着刘怜儿大病初愈的身子,一丝微风吹拂在只着中衣的女子身上,冷得刘怜儿眉目轻颤。微弱的身体倦怠无力地向允诺的怀里缩了缩,疲惫之中仍存着黑曜珠般的柔光。
“就在这坐会儿。”面前是青石台砌成的躺椅,略微还有青苔的痕迹。刘怜儿乖顺地靠在允诺的胸口,怀抱之中是酸软的女子,允诺扯开的嘴角,莞尔的弧度,刚劲健美,“睁开眼吧!我最美丽的公主!”
入眼之处,一片桃红之色。绚丽的桃花片片降落,贪婪地落在女子鲜艳欲滴的唇瓣、饱满的额头以及轻蹙的眉头。女子仍不知餍足,娇柔之中才复原的右手掬起几片桃花瓣,放于檀香口中,纷纷吹落。
刘怜儿脸上久违的柔和之色令男子动容,眼见女子无力地柔贴在胸口,放声一问,“喜欢吗?”
“嗯。”
女子低吟沉默间,允诺的嘴角勾勒出优美的曲线。他拂袖挥手一闪,几个显而易见的转身,顺着女子柔顺微靠的角度。刹那间,身姿犹如刚堅地挥毫笔墨,洒洒点点地规律步伐,顺着刘怜儿裙摆舞出了不沾半丝露水的姿态,最后温柔地将女子置于桃花树下,放任满园的桃花吹落两人身上。
“可还记得此地?”
怜儿眸中微有水汽,心如被绞般的难受,语气生冷,“不记得了。”
“怜儿......”允诺嘴角的弧度越发地优美愁殇。
“是忘了吗?同样的地方,怜儿曾用醉人的舞姿夺我心魄;同样的树下,怜儿曾经许诺只引诱允诺一人足矣!”男子心胸起伏,最后在刘怜儿的身前缓缓蹲下,虔诚地试图唤起怜儿眸色中残存的爱意。
刘怜儿眸色渐渐抬起,眼睑在眉角下缠绵成双层。
犹记得那时正是嫡长庶出的皇朝继承时期,刘怜儿在舞阁中旋转自舞,渐而跨步展翅,见到皇子辩和他的侍从刻意顿步之时。渐缓了舞步,停留原地以繁杂的身姿掩盖了基础舞步,霎时又挥袖而上。
舞如泼墨,形似草隶。
走过舞阁的同时,皇子辩对着渐缓舞步的刘怜儿低头示意,刘怜儿挥袖转身,阴暗处正好错过与皇子辩的对眸相视。皇子辩折扇一出,眉头一邪,最后退步作揖,底下人纷纷跟随而去。
行至冷宫处,莅临舞阁旁,皇子辩咳嗽阵阵。
“西夷一族潜行之事,朝中辅臣可有他意?”锦缎处随意摆动,藕段肌肤顺着丝滑的缎子而出,指尖端触动书房堆叠而成的书简中,衣衫落下了灰尘。
“殿下,微臣出宫行医之事,宫中多半记录在册,三公九卿所查之事多半一如往常。而且,各朝各吏的地方至州部诸侯皆有上书,些微弊端总归是有的。”宋太医“嘶”了一声,扶着长须直摇而下,在皇子辩折扇重力于书册之时,沉稳地叙述着,“说是难事也并不是难事,地方之事不过尔尔。不过西夷......据报都是钱粮问题......可现今内侍监早已出动,就算是还有一丝风吹草动,总归能够及时抑制住。”
“殿下何苦劳心伤神于此等小事之上呢?”宋太医并手作揖,两旁衣袖宽大而落,佝偻了半把年纪,形似枯蝶。
“是啊。”皇子辩一头黑发顺着高抬的额头飘逸而下,闭目养神,长发间的发髻紧箍着一头黑丝。“太医近日来操劳了,去内侍监处领了赏银吧。”
“是......”
片刻之后,书房中满是刀鞘转动的声音。皇子辩随手轻点脑侧,瞬间清醒了许多。转身之中,染起书册尘埃,上好的笔墨香混着书简的味道充斥着鼻翼,“师兄!”
“殿下。”随风端端正正地直立着,捏着刀鞘于身侧,装似平常随从。
眼见皇子辩一翻眼睑,侧眼随视随风一眼。不多久,随风浑身几不可觉地一抖,才进言道,“殿下何事?”
“西夷怎么了?”皇子辩回眸一翻眼睑,浓密的睫毛随着愁绪又回到了书简上。
“说来可就话长了。”
“那就多听听。”
随风的喉结部上下翻动着,双手随着刀鞘有力地抱拳而上,低侧着头禀报着,“西夷荒凉,修渠引水一事早就通报朝堂,三公九卿皆趋利避害。几番商讨之下,引流灌溉一事,以少数辅政大臣听从多数大臣,才下达至各州。州至地方皆有相商,所以动工之事一直缓中持续着。”
“不错。”皇子辩青白的指尖,一抬随风欲要下跪的姿势,暗沉着双眸巡查着随风几欲再次下跪的姿态。
折扇间并无谈笑风声,指尖一扣,折扇中的几根上好乌木随之分散,牢牢地抬起随风的刀鞘。“修渠一事各部早已耳闻。”
“西夷边沿不乏难降的盗寇,邪佞之辈,更甚纸上排兵之徒。朝廷因修渠治水一事,闹事不断,地方的缓步及不上田粮之事。”
“西夷本就是蛮荒之地,供粮已是常事。”皇子辩折扇一收,随风在片刻间失了脚步,落了分寸余地。
“可是殿下,各地方得令官吏本是以宰相掌朝而下。废除之后,上任官吏多少变动。”随风迫切地进了一步相商,又见皇子辩垂眸屏息,书册中的余香犹在,渐渐随着尘埃淡薄了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