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1/2)
赵祯静静地问:“司马卿,是郑朗的意思?”
司马光道:“不是,陛下,是臣的意思。早在嘉祐元年前郑郎就对我们再三写信,不要插手皇储一事,以免会让陛下……陛下……”
“说吧,朕知道朕的家事就是国事。”
“是,陛下,郑朗的意思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也不让我们介入,臣在上奏折之前,更不敢写信给他,怕遭到责备。但臣以为郑朗对陛下私心重于国事,过份考虑到陛下的感受,而忽视了国事。”
“朕就知道。”赵祯露出一丝微笑。
笑容是如此的纯净,仿佛一刹那间,所有秋菊在这笑容里都变得格外灿烂。
然而司马光此刻却梗住不能作声。
“陪朕走一走吧。”
“喏。”
两人走出宫殿。
秋天渐渐到来,天空高爽,万里无云,就象一面镜子澄明晶莹。
“一定要选宗室子弟为嗣吗?”过了好一会儿,赵祯喃喃自语道:“这可是忠臣之言哪,一般人不敢说的。”
司马光却不能回答。
忽然平空掀起一团秋风,接着一片片云团从天际涌上天空。
“为什么不说话?”
“臣上此奏,自谓必死,未承想到陛下开纳。”司马光硬着头皮答道。
“说得言重了,你也是为国家着想,选宗室为皇嗣,古之就有故事,你将奏章交给中书吧。”
司马光内心越来越惭愧,勉强克制着,平静地说:“此事关系重大,请陛下自喻中书。”
说着躬身退下,临离开时瞅了赵祯一眼,云团此时大团大团的升到天空,明明刚才明亮的天空突然间暗了下来。一层层晦暗渐渐将赵祯瘦弱的身影淹没,秋风吹打着赵祯的衣裙,单薄的身体仿佛摇曳起来,就象风中弱小的野菊huā。
达成心愿,这是范镇、唐介、包拯等名臣都没有做好的事,居然让他一章就将事情水落石出,司马光却感到不开心。
司马光退出内宫之后,来到中书说江淮私盐之事,韩琦问道:“今天与皇上说了什么?”
“说了宗庙社稷大计。”司马光惜口如金,八字回答。
韩琦看着司马光表情,微微一笑,没有再问。
但一过又是数十天,韩琦并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正好朝廷诏令殿中侍御史里行陈洙详家行户利害。韩琦对陈洙说道,听说你与司马君实善,君实前几天建言立嗣,能不能先将所言送到中书。想做这件事,别自立门户。至于行户这件事,就不烦劳你了。
说完用眼睛盯着陈洙。
陈洙无奈,得罪不起,只好找到司马光从实将经过说了一遍。
韩琦急啊,这小子搞什么玩意,我都暗示过了的,为什么对我也不讲讲经过。这小子有没有听我的话去做,或者是在耍我,韩琦怀疑了。
司马光仍然不作声。
回到家中,又写了一奏,臣上次奏早定嗣事,陛下即垂听纳,臣指望能听到陛下朝夕发德音,宣告大臣施行其事。可过了一月,未有听闻。难道陛下以为兹事重大,精选宗室,未得其人,或者左右之人,有所间沮,荧惑圣听?臣不得而知。汉成帝即位二十五年,年四五十岁,未有继嗣,立弟子定陶王欣为太子。今陛下即位之年及春秋皆已过之,岂不为宗庙社稷深思熟虑?臣不敢指望陛下以正东宫,但愿陛下自择宗室仁孝聪明者,养以为子,官爵居处,稍异于众人,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意有所属,以系远近之心。他日皇太子生,复使之退归藩邸,有何所伤?此诚天下安危之本,愿陛下果断而速行之。
又复借自己修起居注之便,面奏道:“臣向者进说,陛下欣然无难意,说即行也。今寂无所闻,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子孙当千亿,何急着做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想要乘仓卒之际,援立他们所厚善的人。唐自文宗后,立嗣皆出于左右,以至有定策国老,门生天子,此祸可胜言?”
宋朝是天子门生,他来了一个门生天子。
但防一手总比不防为好。
万一真到了这地步,宋朝基业怎么办?
这就是说话的技巧,赵祯又被他说动,说道:“送中书。”
这一回司马光没有再拒绝,立到中书,将事情简洁的一说,大家面面相觑,这小子牛啊,怎么说动皇上的?
一个个全部在犯傻。
司马光焦急地说道:“陛下决议立皇子,若今天诸公不及时商订,他日半夜之中,禁中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也。”
韩琦与欧阳修等人一个个全部忘了自己身份,一起唯唯诺诺,说道:“敢不尽力。”
司马光退下去了,没有他的事。
诸人开始草奏章,陈洙激动之下,将奏章写好,发了出去,对家中人说道:“我今天入一文字,言社稷大计,若得罪,大者死,小者流窜,你们当防备。”
流窜也许有可能,那有那么多必死的。
又是激动又是紧张,又是害怕,又是担心,大约这个老小子心脏功能不好,当夜暴毙。
陈洙之死,无人过问,韩琦率着同列来到垂拱殿,准备读司马光与吕诲的奏章,吕诲也上书,不过他在打擦边球,没有起多大作用。奏章还没有打开,赵祯说道:“朕有此意久矣,但未得其人。”
心中又隐隐有了后悔。
不过君无戏言,到了这时候反悔也没有用,又改口问道:“宗室中谁可者?”
韩琦答道:“此事非臣等所可以议,请陛下选择。”
皇宫连妃子偷了人都传出去,养了两个宗室子弟,那个大臣不清楚?不要说大臣,连普通百姓大约都能知道一点儿。得将自己撇清了。
赵祯道:“宫中曾养二子,小者小时候很纯善,近来不惠,大者可以。”
不管是那一个小的,实际真的不公平,赵祯虽与曹皇后没有那么亲近,毕竟是皇后,执掌后宫。有她在做后腰,不要说一个小的,十个小的也不管用。什么叫好,什么叫坏,还不在于人嘴中一句话?
但是韩琦一本正经,大步上前问:“陛下,何名?”
赵祯居然同样一本正经地回答:“宗实,今三十许岁矣。”
以为韩琦乃是第二个吕夷简,因做事稳重,才问了一个不当问的问题。
韩琦以退为进,不管怎么说,赵祯待他不薄,一再逼赵祯立储,对赵祯能不说是一个深痛的打击?自己也有了想扶立的嫌疑,因此又大义凛然地说道:“此事甚大,臣等未敢施行,陛下今晚再深思之,来日取旨。”
走出垂拱殿,欧阳修抱怨道:“稚圭,为何退却?”
“诸多臣工听到陛下的口旨,再无反悔余地,何必急在这一时?”韩琦答道。
欧阳修也认为是,于是不再言。
但这一夜,韩琦寝食不安,与他一样,许多人这一夜皆没有睡好。第二天他与司马光一样,怕皇上反悔,又带着大臣入垂拱殿谨见,再启此事。
赵祯道:“决无疑矣。”
就不要再问了,我下定主意。
韩琦再退一步,道:“事情当循序渐进,不能立即立储立嗣,可以先授一官职。”
从司马光奏折上得到的灵感。
小子行啊,脑袋瓜子够用,以前只想立即扶正,立为皇太子,皇上能同意么?现在扶为养子,皇上顾虑便会少了一大半。因此韩琦再退一步,先授一官,再进化为养子,进化为皇太子。
然后与诸位大臣低声商议一会,道:“可起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
赵祯十分开心,这更好了,有儿子连嗣都未立,妨碍不会大,没有儿子已扶为知宗正寺,也有了司马光所说的以示区别。道:“甚善。”
韩琦再退一步,道:“事不可中止,陛下既然决议已定,请从内宫批出。”
还要皇后的一道懿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