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三章 吕夷简的心思(下)(1/2)
郑朗抱着琴边奏边唱:“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月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是柳永的新词。
这个悲催的鬼,郑朗捧了一捧,范仲淹对他的才情也十分欣赏,可死改不了留恋花丛的性子,最后郑朗敬而远之,范仲淹敬而远之。怕了你,成么?
后人感慨柳三变的命运不好,纯是他自找的。这时代只要是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若是以柳永的才情,改一改,进不了两府,也会有许多人提携。害了妻子,也害了自己。
于是飘啊飘,但却留下大量的优秀词作。特别是写秋天的词作,出了许多精品。
内陆在传唱,边疆也在传唱。
其实这时代正统士大夫对柳永词作评价不高,包括雨霖淋,认为过于俗气,意境低下。郑朗那几首曲子也被告文人认为俗气,可因为意境,无人反对,相反,倒赢来许多喝彩声。
但其中有几首词作,后人不知,在这时代却为文人认可,包括这首八声甘洲,苏东坡都认为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让郑朗哭笑不得,柳三变让这时代认可的还有一首雅词,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可这两首雅词对后世影响皆不大。倒是那些俗词为后人反复称颂。
“官人,你也作首长令吧。”江杏儿期盼地说。
怎么着,都是一届进士,丈夫还是状元呢,为什么那个柳永比丈夫名气还大。明明在花会上输了的。
郑朗直皱眉头。
词真的不好作,特别是雅词。
首先是韵,不是普通话的韵。甚至对汉唐韵。宋人也考研,准不准不知道,但有一本厚厚的《切韵》,全书以韵目为纲,分一百九十三韵。除了这本,还有周研声韵,韵集,四声韵林,群玉典韵等书籍。祥符年间。陈彭年与丘雍奉旨在前代韵书上又编修一本《广韵》,分成二百零六韵,三千八八百多个小韵,二万六千多个单字。赵祯朝时,小宋与郑戬多次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这本广韵多用旧文,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赵祯于宝元二年又让丁度等人修了一本更庞大的《集韵》。收录五万三千多个单字。实际重叠更多,后人整理出来,真正收录的字只有三万两千多个字,其他的全部重叠。
举子根本记不住,郑朗同样也记不住,于是科举时准许举子将这本韵书带入考场翻看。
不要说汉语拼音,现在发音用后世的汉语拼音法根本押不准音节,只能用现在的切字法注音。也不是后世的发音。后世是普通活多半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语言与中原语言结合的产物,发音生硬,只是胜在音节简单,易于推广。古代的雅音后世已经消失,只能从客家话与闽南话中能看到一些影子,甚至从棒子与倭国的语言里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此后人所朗诵的诗词歌赋,也无法读出那种雅味。
郑朗对此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对音韵成就也不会高,这个不高,作词就会很困难。作骈文与诗可以的,作词不但合乎韵律,还要合乎乐律,意境高雅,想作为好词,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那有这份精力?”郑朗摇头拒绝。
抄袭不想,宋朝也不缺少优秀的词作,需要他抄来,拉动宋词的繁荣。他的职责也不是创作优秀词作,而是吏治,就不是吏治,重新编写儒家经义,也比琢磨词作更有积极意义。
抬起头,看着低眉垂眼的时恒,问道:“你找我有何贵干?”
“小的想问几个问题。”
“那只是小孩子读的学问,你自称精通天文地理、算学统筹、医星相卜、土木机关、风水堪舆、格物变化、炼丹制药、石匠木工、烧砖烤瓷、打铁炼钢、认石辨矿,怎么连这个也看不懂?”郑朗淡淡说道。
时家夫妻进入郑家,郑朗花了好几个时辰,写了一些初中的力学物理知识,抛给他阅读。
是小孩子看的书,但在这时代……
时恒看傻了眼,不懂啊,只好请教。
忽然听到隔壁争吵声,不用分辨,郑朗也知道是时恒妻子与小姨子在吵,很怀疑时恒与他小姨子有一腿,不悦地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是大豆腐,去管一管。”
“是,”时恒愁眉苦脸离开,这人对杂学是有些领悟能力的,但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
看着他去劝架,杏儿一个劲的乐。
不是劝架去的,而是去跳火坑。
“三个活宝,”郑朗也是好笑。但他也在观察,看这个时恒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要将理论知识发挥到实用上来,也要有很强天赋的。这一点自己同样欠缺,否则带着自己的物理化学知识,又有今天的地位,想要做什么事,会有多少财力人力支持啊,那么会变出许多物事。可自己不长,只能作罢,或者偶尔弄出一两件简单的东西。
放下琴,准备出去。
还有许多事要处理,城外那些屯田庄稼眼看就要成熟,要去看一看。
办了十所学堂,教导当地羌人蕃人与汉人子弟入学,不仅是教育,还关健到同化,同样重要,也要看一看。
朝廷邸报就到了。
说了富弼的事,与缘边四路没有关系,仅是一次例行通报。
当真如此?
郑朗看了邸报,知道此次议和肯定有了。知道这一结果的还有吕夷简,所以他才敢那样做,什么三条啊,钱帛才是契丹人想要的。有了钱帛,议和就会继续谈下去。
郑朗将邸报放下,喊来侍卫,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将它送给折继闵,通知陆陵与王勇,开始发动。不是很难,先让陆陵深入到夹山收货,辽兴宗作为皇帝,还算不错的,在他死后,给儿子留下大量的财富。但因为辽兴宗着重享乐,上行下效。契丹官场渐渐变得黑暗。包括契丹西南这两个都监。
这是执行这一计划的前提,然后直接找到屈烈等人,进行交易,刻意言语傲慢,屈烈等部长时间受到契丹与白达旦的欺凌,那是无奈,势力弱小。但不会受宋朝汉人的侮辱,便会发生冲突。将事态稍稍扩大。
陆陵等人必然会吃亏。再去找罗汉奴投诉,请罗汉奴替他们找公道。罗汉奴不会将宋人放在眼中,但也不会将夹山党项人放在眼中,可是他已收下陆陵许多礼物。至少表面上会替陆陵说一些公道话,找一个平衡。
下面便是王勇的任务,蛊惑同行的党项人煽动屈烈。你怎么的也是契丹人,宋朝人狂妄自大,作为契丹的官员。居然替宋朝人说话。难道你们是契丹的猪啰吗?屈烈大人,投降我们党项吧,至少不会遭受这样人侮辱。
在做这件事时,要王勇尽量煽动其他人蛊惑,自己隐身幕后,毕竟他的身份见不得光。再到陆陵,可以为了表示感谢。送重金于罗汉奴,拉拢感情。一旦两国重新议和成功,罗汉奴必受无疑。趁机挑唆,最终将屈烈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逃离夹山,率部向元昊归诚。矛盾便有了。
是第一步的计划,第二步计划便是挑动剩下来的党项部族叛乱。
夹山地域广大,党项人与吐谷浑人不是集中在一起,散落成零碎的一个个小块,如呆儿族与屈烈部就不在一起。得做好,不仅关系到宋朝,还关系到郑朗本人。
契丹不被西夏打得丢盔卸甲,自己出使契丹,也不要回来了。
……
此时富弼在乐寿怒火冲天。忽然他冷静下来,无论吕夷简做了什么手脚,此时他没有资格进入京城。于是想到一个人,他的一位好友,蔡挺。
郑朗下江南时,蔡挺正好在太平州,借着郑朗的东风,获得一些政绩,官也比史上的大。因为守孝,返回乐寿。富弼将他找到,是好友出了大事,蔡挺二话没有说,不顾丧期,直奔京城,面见赵祯。
赵祯对此事不知,茫然的让蔡挺可破例着衫服对便殿(蔡挺父丧,不能着正式朝服),将富弼奏折看了一遍,下了诏书,着富弼将那三个条约以口授的方式讲给契丹人听。
蔡挺带着诏书又匆匆返回乐寿,富弼一听就急了,口授?谁信啊!自己在契丹说皇帝讲了什么什么的,赵祯没有说,他也说了。那是为了谈判的需要。不立于书面,不要说契丹那个皇帝,恐怕连刘六符也不相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