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在风言中凌乱的满清(1/2)
这一年对于北京城的老百姓来说注定是一个艰辛的年头。年初的时候,一夜之间闯军进了城。曾经看似庞然大物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数不清的大臣、将领投降了闯王,娄高在上的万岁爷孤独地上吊在了煤山。变天了!改朝换代的事儿以前只是从戏文里面听过,如今切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让所有的北京城百姓都惴惴不安。
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满街走的宣传口号并不能安抚住京城的老百姓,兵荒马乱的,大家伙只盼着举家平安,外加能讨口饭吃就不错了。还好,闯军似乎对高门大户更感兴趣,于他们这些口袋里没几个大钱的小老百姓兴趣不多。
于是乎稍稍落定心思的百姓,开始眉开眼笑地看着高门大户被闯军的官兵挨个提审、抽鞭子、开刀问斩……人性就是如此。古往今来仇强、仇富永远都根植在草根百姓当中。有那么一刻,京城的老百姓甚至以为闯王便是他们的救星了。
然后风云突变,闯王坐在龙椅上没多少天,又是一夜之间,城内的闯军呼啦啦全部撤走了,转而进来的是无数头戴避雷针,身穿聊钉铠甲的建奴!
与闯军行径完全相反,这些个辫子军不出几个月功夫,跑马圈地,不但圈占了城外无数的土地,更是将内城的百姓驱逐一空。至于平素强占家产,欺男霸女之类的,简直就不胜枚举。没办法谁让大明不争气?谁让闯军不争气呢?
建奴携百战百胜之威而来,哪个敢反抗?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朝代的更迭,说到底苦的还是他们这般草根百姓。
前一阵子还闹出这“大清,要推行削发易服的传闻可是让大家伙好一通紧张。稍稍有点能力的,卷了细软带着老婆孩子不住地往南跑,能跑多远跑多远。而那些朝不保夕的,只能唉声叹气之中忍受着。不想吵吵的火热,到了后来偏偏没了下文。
到了后来才有消息传来,说是这些建奴在扬州城下吃了大败仗就连那个什么王爷都折到了里面。据说是在南京立都的大明,请了个叫澳洲的海外番邦帮忙,把那些辫子兵好一通暴揍。
那一阵子,京城的老百姓背地里额手相庆。有人甚至〖兴〗奋地说,只怕王师北伐之日不远矣,大家伙要不了多久就不用看旗人老爷的脸色了。
可这一等就是几个月,半点也没有王师北伐的传闻。
反倒是前几日传来消息,说多尔衮在四川大败张献忠,只怕这巴蜀之地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入这“大清,之手。
这天下局势,波云诡异一时间竟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大明能反攻回来,还是大清南下取而代之。更有传言,说是以后只怕要再现南北朝并立之局。
这家国大事可不是他们这些百姓说了算的,时间一长这心思也就淡了。甭管谁做主,日子都得照常过。清早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样都少不了,少不得奔波劳碌。
而今日的北京城里,一片祥和之下,却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外城的市井坊间酒肆茶楼里,总会出现几个操着京城口音的家伙。自来熟地与大家伙谈天说地一番,待混的熟了,猛然话锋一转。
贼头贼脑地看看左右,而后拢手低语:“各位可曾听闻了?”
有好事者不屑一顾:“知道,不就是多尔衮大破张献忠么?老黄历了。”
挑起话头的陌生汉子脸色诡异,嗤的一声,继而更加不屑地说上一嘴:“孤陋寡闻。”而后在众人起哄当中,耐不过大家的兴头这才开口:“某可是听闻了,这当今皇太后可是趣事颇多啊。”
“恩?此话怎讲?”
“传闻,这当今皇太后本是蒙古人士,本名布木布泰从小便跟睿亲王多尔衮在一个府邸里长大。那真是两小无猜,暗生情愫啊。”
“啊?不可能吧?”
面对质疑传闲话的脸色一肃:“别打岔,你且慢慢听着话说这布木布泰跟多尔衮暗生情愫,早已私定了终身。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那多尔衮的兄长黄台吉不知什么时候也看上了布木布泰布木布泰抵死不嫁,奈何黄台吉以其部族相胁……”
这位主一说不要紧,竟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了整整一个时辰。
从布木布泰与多尔衮被拆散,说到后来俩人在皇宫里私通。再后来说到黄台吉发现奸情,恼怒之下要打杀了多尔衮。也亏着布木布泰求情,这才饶过了多尔衮。
那承想这多尔衮一不做二不休,第二日便与布木布泰设计在黄台吉的酒食了下了剧毒。干是乎黄台吉一命呜呼,多尔衮趁机攫鼻大权,便成了这“大清,的摄政王。就说那阵子多尔衮的劲头,还真是给个皇帝都不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