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年熙的八字(下)(1/2)
雍正听了,不由皱眉。年熙在年家二房的尴尬处境。他也知晓几分。
对发妻留下的嫡子如此薄情,雍正心中对年羹尧已是有所不忿。而年羹尧那个代父进京请安的三子年富,又是个不知孝悌的。前些日子,年熙病还不大好的时候,他便跟着嫡母舅四下钻营,想要结门贵亲。
雍正不想去追究,这是年羹尧想要在京城接内援,还是年富竖子的自作主张。可是身为帝王,他已经不能容忍年家再拉拢权贵人家。
“老太爷怎么会有这个念头?即便长房要过继侄儿,不是还有几个小的?怎么会说到年熙身上?”他生性多疑,少不得在思量年家老太爷此举的用意,问道。
年氏已经听出他口气不对,忙道:“能为了什么,还不是老人家疼爱长孙的一点私心。虽说老太爷有好几个孙子,可最疼的还是年熙。与其看着他在二房不自在,还不如让他去长房孝敬臣妾的大哥、大嫂。臣妾的大哥、大嫂都是宽厚人,待年熙这个大侄儿素来慈爱。”
雍正点点头,晓得年氏所说的“私心”,还在年家的爵位上。
年家现下一门两公,年老太爷与年羹尧身上都有公位,前者是恩封。后者是功封。按嫡长子传承制,年老太爷的爵位是要传给嫡长子年希尧。年希尧无子,这爵位最后要落在他嗣子头上。
年熙过继到长房,既离了二房的是非,还能继承老太爷的爵位。老太爷这般安排,确实是一片慈心。
虽说对年老太爷与年希尧兄弟有防范之心,可对于年熙的关爱之情,雍正也是真心实意。
老太爷的安排固然周到,却也委屈了年熙。要是年熙母族势力犹在,早有人为他出头。之所以使得觉罗氏得寸进尺,也是因纳兰府的衰落。
想到此处,雍正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
他想起年羹尧的继室觉罗氏,是康亲王府旁支辅国公苏燕之女。两家的亲事,还是康悼亲王椿泰在世时做的冰人。当时九龙夺嫡,八阿哥风头正劲,年氏还没有入雍正王府,年家左右逢源。
要说年熙母族纳兰府,早年也掺合夺嫡之事,是不折不扣的“八爷党”。可毕竟人丁凋零,剩下的子弟也上不了什么台面。这康亲王府,却是好好地在那里摆着。
宗室中,康亲王府身份超脱。它是礼烈亲王代善嫡系子孙,同平亲王府、顺承郡王府同源,嫡支、旁支子弟加起来,数以百计。
即便现下康亲王府雌伏,宗室中也无人敢怠慢。
若非如此,觉罗氏也不会以王府旁支的身份。就能在年家折腾成这样。
从年熙这些年的孤苦,雍正想到自己少年时,心中多了几分怜意:“老太爷问过年熙没有,年熙怎么说?”
年氏叹了口气,道:“他是个孝顺的,还能怎么说?只说是愿意遵从祖父吩咐,在伯父、伯父膝下尽孝。可是却不敢为嗣,只盼着伯父龙马精神,给自己添个小堂弟。”
年希尧已经是半百之人,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有寿元之人,想要添子,谈何容易。年熙虽不愿违逆祖父之命,可仍是不愿过继长房。
过继之后,逢年过节想给亡母上柱香,都不能够。
雍正听出年熙的意思,却是不以为然。只要年熙过继给年家长房,即便以后年希尧真的添了老生子,这爵位该是年熙的,还是年熙的。
雍正沉吟片刻,道:“过了中秋节,让老太爷上个折子吧!”
至于年羹尧那边。既是对嫡子照看不到,同意与否,雍正就不放在心上。
年氏听了,晓得皇上要为娘家做主,忙带了感激起身谢恩……
*
曹府,客厅。
年熙还不知道,自己过继长房之事,已经在帝妃闲话家常中的终成定局。现下,他正兴致勃勃地同曹颙说起“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好处。
曹颙是户部堂官,先不说那“摊丁入亩”,单“火耗归公”一项,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身为后世之人,曹颙自晓得这两条政策,丰盈了国库,使得康熙末年已经呈败相的朝廷,又坚挺起来。
只是赞成归赞成,曹颙却无意与年熙一样做出头鸟。
“景行对地方民生多有关注,是要谋一任父母官?”曹颙岔开话道。
年熙闻言,一下子怔住。
看着曹颙满面温煦,不接自己先前的话,年熙才反应过来自己交浅言深。
就连自己被祖父提点后,行事也多了思量,又怎么能怂恿旁人身陷险地。更不要说,这旁人,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年熙脑门子的汗,一下子就涌出来,心里添了羞愧之意。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会提起这些,只是不自觉地以为,曹颙身为一时俊彦。肯定会明白地方吏治的腐败,知晓改革的必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