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1/2)

目录
好书推荐: 驸马传 明朝第一公子 大明仅一位 康熙国策顾问 大汉东皇传 盛唐权奸 钻石乞丐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策马中世纪 铁骑

汉朝是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朝代,出身书香门第的黄琬自然也是深受儒学的熏陶,这个时代的儒学其实和后世的那些还不一样,不要忘记,是哪个皇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纲领?是雄才大略,说出“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终其一生都全力打击外民族,使汉朝之威达于鼎盛,诸国见汉旗而胆颤的汉武大帝

这样的一个皇帝,他会自己订出一个限制自己理想的学说来成为自己的国学吗?显然不会,董仲舒当年所提出的儒学理念大多是注重于治理国家内政,而在对外政策的运用上,他则是迎合了汉武帝的那种大汉朝主义思想,主张对于那些不尊奉汉朝王法的化外诸国,若有失德,那么作为宗主国的汉朝就应当负起“吊民伐罪”的责任。而儒家文化中的那个“仁”字,董仲舒当然也无法回避,所以他在主张征讨不臣的同时,也建议汉武帝对于那些战败国不要“灭其国”,而是要“以仁德感其心”,主张“重视教化之功,则不出十数年,彼之臣民可为我之臣民矣”

这种外交政策是汉武帝所认同的,刘彻虽然好兵,但也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深知灭一国和收一国那个更划算。以大汉的国力,也许能够维持一支精锐的常备军,但决不可能为连绵几十年的战争买单,因此对于那些战败国,与其加深仇恨,让他们永远与汉朝为敌,倒不如留下一线生机,让以大汉的文化教化,同化他们,让他们变成大汉的顺民,为自己的王朝年年纳贡,岁岁称臣,这样,不但大汉的威望能够上升,自己的国库也能够越来越充裕。

汉武帝一朝的这种外交思想,影响了两汉数百年,而这种思想的变化版则更是影响了后世中国几千年。汉武帝之后的十几代汉朝皇帝基本上都是保持了这种外交策略,对于外族一直是保持着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既要时不常的打压一下那些不安份的异族,同时在打一巴掌之后也要稍稍安抚一下,对那些实力在周围部落中数一数二的民族,用上点怀柔的手段,比如随便挑上个差不多的宫女,赐个公主的名号,远嫁到异族去和亲。

不管怎么说,除了大汉初期近百年以外,东西两汉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对周围的游牧民族都是占据主动优势地位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黄琬作为大汉太尉,即使大汉现在落魄了,但他打从心眼里还是看不起那些外族人,而儒家大臣的那种骄傲与操守,也让他深以交结外奴为耻

看着黄琬皱着眉头犹豫不决的样子,司马懿心中当然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对于黄琬这种明明已经山穷水尽,但却还是死要面子的心态十分的不屑,真正的谋略家从来不会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能够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外部力量来击败对手,那才是谋略的王道。对于那些外族,既然能够利用,那就要当机立断才是。

当然,在司马懿这样的人的眼中,外族只不过是被他利用的武器而已,能够引得进来,也能够赶的出去,如果请神容易送神难,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不过黄琬是没有这种智略,可那又能怎么样呢,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他一个没落的太尉能够做主的了,刘宇的继任者,可以是他司马懿的主公,但绝不会是手中毫无资本的黄琬。

思虑良久,黄琬终于还是长叹了一口气,摇头对司马懿道:“司马先生,张将军的好意,黄某心领了,黄某虽与刘宇势不两立,大不了以身家性命与他周旋,如先生所说交结鲜卑之事,黄琬身为大汉太尉,绝不能为。”

这个回答实在是有些出乎司马懿的预料,一怔之下,还劝道:“太尉大人,请恕某直言,以刘宇如今的权势,大人想要胜他,怕是势比登天啊。令公子的仇……”黄琬哈哈一笑道:“家恨岂能比国仇。犬子之死,乃我一家之仇,引外寇进犯,伤的是我大汉子民,毁的是大汉社稷,黄某是汉臣,若为此事,那便是汉贼,大义当前,黄某还分得清轻重。”

司马懿此时才真正认真的看了黄琬一眼,见他神色坚定,便知他适才所言并非虚假之辞,心中喟叹一声,起身道:“既如此,懿此来是鲁莽了,太尉大人既为百姓社稷着想,我也无话可说,只望大人能在朝堂之上胜过刘宇,为令公子雪恨。在下便告辞了。”正转身,黄琬却上前一步拉住他的衣袖道:“先生回去,请向张并州陈说如今朝堂之景象,刘宇虽为宗室,却非正统,他如今之形状,虽外行仁义,内里却与董卓一般有不臣之心。张并州乃汉室柱石之臣,若能行文天下,召令群雄征讨刘宇,则为大汉之幸,事成,并州便是中兴汉室之名臣也”司马懿微微一笑道:“大人金玉之言,懿定向我家主公转告。他日若真能说得山东诸侯并起,朝堂之上还要有劳大人周旋。”黄琬连称当然,将司马懿送至府门。

等出了太尉府,司马懿走入一条冷僻无人的小巷,在巷内,一辆马车停在墙边,好像已经等候了很长时间。看见司马懿出现在巷口,一个侍从打扮的人连忙从马车上下来,恭敬的拉起车帘,等司马懿坐进车后,他警惕的到巷口察看了一番后,才回到马车上,吩咐车夫从小巷的另一个出口离开。他则转身进到车厢里面。

“先生,黄琬是否已经答应了做内应?”刚进车厢,那侍从便迫不及待的向司马懿问道。“唉”司马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公子,我等似乎都看低了那黄子琰,此人虽是庸才,但对大汉却也还算忠心,我今日已将利害讲得很清楚了,可黄琬还是死要他那儒家学士的面子,不肯应允。看来我们要别图良策了。”

那侍从听到这里,脸上也是露出失望的神色,但仍旧很不甘心的问道:“如此说来,引鲜卑入境对抗刘宇这招棋是走不通了?”司马懿呵呵冷笑一声道:“公子不必忧心,那黄琬与鲜卑均不过是我军手中的棋子而已,虽然黄琬这边不愿内应,但鲜卑人我们还是可以照样将他们给引进来,所不同的只是鲜卑人会死的多一些罢了。而且这引外族入关中的计划,本意就不是要靠那些草原狼消灭刘宇的势力啊不过,这个计划现在还有一些阻碍要解决,看来,要等到回去并州与主公、文和先生商量一番方能实行了。”

就在司马懿赶回并州,黄琬闭门筹谋如何才能在明日的朝会上出上一口气的时候,刘宇也召集了自己手下的一批重臣,他们所商讨的倒不是如何对付黄琬,而是要对现在国家的形式做出一个判断。

情报部已经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搜集到的各类情报按照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发到了参会的文武官员手中,等到他们将这些情报大体看了一遍之后,刘宇才清了清嗓子道:“诸公,这段时间我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迅速的安定长安,稳定雍州的局面,不过在我们的周围却还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这些情报你们刚才也都已经看过了,以诸位之见,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存在?”

郭嘉从看过这些情报之后,就皱着眉头在思考着什么,这时听到刘宇发问,便第一个开口道:“主公,以嘉看来,这长安城中的大小官员们只怕已经开始抱成一团,想要对主公不利了”这话顿时得到了程昱、田丰等一众谋臣的赞同。

张辽在一旁愤愤的向刘宇道:“主公,这些朝廷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狼子野心,当年董卓对他们动辄打杀,他们一个个都不敢言语,主公如此好言好语的对他们,他们倒张狂起来了主公,以某之见,不如将那些带头闹事的官员都抓起来,好好惩戒一番,杀鸡儆猴,让这些人都知道知道主公的厉害”

张辽这话说的很重,但众人皆默然不语,刘宇也是叹了一口气。这番话都是大实话,那些官员们简直都是贱骨头,董卓当初用暴力手段对付他们,他们一个个奴颜婢膝,一句话都不敢说,如今自己给他们当成人来看,给他们几分好脸色,他们却蹬鼻子上脸,一个个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主公,这些朝廷的官员固然可恶,然我军毕竟是新定雍州,根基尚浅,于民生吏治之上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此时大刀阔斧的对朝廷百官进行裁撤,一来有伤庙堂的元气,二来对主公的仁爱之名,也是大有妨碍,以臣之见,此事主公还是慎重一些为好。”说话的是门下侍中,现在朝堂上任职少府的崔琰,崔季珪。

和张辽不同,崔琰作为当世有名的政治家,他从政事的角度上考虑的更多,而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崔琰的话无疑更为中肯,更和刘宇的意思。

“季珪,那依你的意思,这次的事情,就这么算了?若是黄琬那一帮文臣得寸进尺,那孤又当如何呢?”刘宇饶有兴致的看着崔琰道。

崔琰不紧不慢的站起身道:“主公,臣并未说对那些碍事的官员置之不理,而是请主公慎重而已,以臣之愚见,当此情势之下,不若大事小办,急事缓办的好”

一班谋士文臣听到此处,都纷纷点头附和,刘宇也是会心一笑,点头道:“季珪不愧是治政之臣,此言大和孤意,既然黄琬在朝堂上颇有根基,一时难以对付,那就从他身边的那些附和者慢慢办起,先去其枝叶,而后再将其连根拔起”

等到众人散去,刘宇却又把郭嘉、田丰等一众智囊留了下来,准备商量下一个战略目标要放在哪里。这时,孙琳拿着一封密报从外面走进来,待众人向她见礼后,便将密报放在刘宇桌案上道:“这是暗部刚刚送来的情报,从前两天开始,监视黄琬府第的暗卫就发现有一个不是长安本地口音装束的人进出太尉府,今天下午,这个人离开太尉府,上了一辆早就备好的马车急匆匆的出城往并州方向去了。现在暗部已经安排人手在官道所经的村庄缀着他们,同时把密报送了回来。”

“往并州的方向去?”刘宇皱了皱眉头道:“难道是张济手下的人?那个进出太尉府的人的身份查清楚了吗?”

孙琳摇摇头道:“只知道那个人很年轻,书生打扮,在并州打探过情报的人也不认识。不过,另外那个接应的人,倒是被认出了身份。”

“是谁?”

“张济的侄子,北地枪王,张绣。”

听到张绣的名字,刘宇便不由得一怔。张绣是张济的侄子,但张济本人无子,而张绣的父亲早逝,是张济将他抚养长大,而他本人也资质出众,张济对他是极为喜欢,当成是自己亲生儿子一样悉心栽培。当然,张绣自己也很争气,跟随老师童渊练得一手好枪术,被人封了个北地枪王的花名。可以说,张绣就是并州张济集团的骨干核心力量。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骨干分子,竟然被派到自己的地盘上,和朝廷大臣勾结,而且,身份竟然只是一个侍卫?那具体负责联络的又是那个大神啊如果不是情报中说那个进入太尉府的诗歌年青人,刘宇恐怕就要怀疑是不是并州的智囊团老大魏信亲自跑到长安城来做统战工作了。

将密报放下,刘宇看了自己的智囊们一眼问道:“刚才孙琳的话各位也都听到了,现在你们怎么看?黄琬是不是已经和张济达成了协议,要联合山东各路诸侯来对付我们?”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北齐怪谈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贞观小郎中 假皇子?朕乃天命!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武成年后 冒充相府九少爷,八个姐姐超护短 嫁给前任他哥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