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调教初唐 > 第609章 亮招

第609章 亮招(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祖医 二战之救赎 疯狂基地 辛亥科技帝国 百度宅男当崇祯 妙手天师 极品仙医 昏君 神的右手 圣手战医

李治点了点头:“嗯,不少,不过,骂俊哥儿你的,大都是那些个老儒生,年轻的大都是站在您这一边的,这两日,大唐日报可是天天都脱销啊,我府里边订的三份报纸,全给他们给瓜分得一干二净。 不过俊哥儿,今天我可不是光是来你这儿溜达的,最主要就是父皇这几日一直在忙着处理政事,没法抽空,所以让我来问问你,你那上面提的考试改革到底要整么改法。 不过,我父皇可没让我这么说,只是让我自个悄悄问问您,不过,我信得过俊哥儿,就直接把话给挑明了说。 ”

我身形一顿瞅了李治一眼,大唐的科举制度,我已经插过手了,比如我婆娘的提议的科举糊名制,撰抄制,它们已经试用了两次,效果不错,不过,李叔叔看样子觉得还不够,好几次都跟老爷子提过,科举制度不能完全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就算完事,还得改进。

李叔叔不让我爹来问我,而让李治来问,看样子,李叔叔希望这事能让我跟自己的徒弟好好地交个底,毕竟都是年轻人,我还是李治的老师,说话至少要比蹲我老爷子跟前自吹自擂随时担心挨揍要随便得多,很多话,我可以跟李治说,跟我的婆娘说,跟我的儿子女儿说,但是,在长辈跟前,总会有所保留,第一,出于尊重,第二,出于忌讳。

李治这么一说,我倒还真不好随便便两句话把他给忽悠回去了。 “这说起来。 可就多了,不过,为师倒先要问问你,我大唐取士,为的是什么?为地是让这些考取了功名的士子继续做学问,还是想让他们为国家,为朝庭。 为百姓效力?”我坐了下来,很严肃地向李治问道。

“为我大唐江山社稷效力。 ”李治想也没想就答了我的问题。 “嗯。 很好,那我想问问,就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县有百姓两万户,你去当了县令,你就得需要知道一个百姓一年需要多少米粮才能得心糊口,当地的水田有多少。 旱地有多少,若是遭了灾害,需要多少粮食米面才可以救急,当地出产什么,缺什么……”十七八个问题全丢了过去,李治当下就傻了眼,吭哧半天:“俊哥儿,您说的这些个。 治确实答不上来,可跟科举改革能有多大的关系?”

----------------------------------------------------

我听了这话,不由得摇头叹气,这根墙头草还真是没长大,连这里边地道理都分辨不出来。 李治似乎也有所悟,不过。 他依旧是一副死脑筋:“俊哥儿,您说的这些,咱们大唐地常科不也还开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吗?”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制科和常科。 制科是皇帝特旨召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比较常见的有直言极谏、贤良方正、博通坟典、军谋宏远等科,目的在于如求急需的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应试,还可以一试再试。 考中后,有官者升迁。 无官者由吏部授官。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为什么考中之后,还需要做铨选?”我斜了一眼李治。 慢条斯理地言道。

常科以明经、进士二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贴经、经义、时务策等,以贴经墨义为主,着重儒家经典地背诵;进士考试的内容在高宗前仅为时务策,后来加试杂文,即诗、赋等等。 经义全赖背诵,诗赋则需发挥,因此,中明经易,中进士难。 明经及第比例为十分之一二,进士及第比例为百分之一二,相差悬殊,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却易于升迁,时人称之为“登龙门”。 而铨选更是大唐先择各位考上的士子的杀手简,重中之重的一个项目,也就是在你科举考试通过后,仅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 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授官。

故吏部试亦称“释褐试”。 唐代铨选按文武两途,分别由吏部和兵部执掌。 吏部铨选主要以身、言、书、判选人。 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 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德行一样,则先取才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