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将义救故人子(1/2)
天启二年,丹阳城屹立在长江之畔,风景秀美,古诗云:“秦淮两岸绿窗朱户,秦淮河上舟楫如云”,真乃繁华盛世。
“南明王反叛了!”一句流言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丹阳城大街小巷。
闲谈客栈内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风雅儒将’南明王徐广彬,先祖乃开国名将左柱国徐凌,一门忠烈。其父徐霍在血色元年引开追兵被杀。此人年少英雄,因在抵御天厥十年间立下汗马功劳,晋封为正一品摄政王。长乐宫之变中获得先帝御赐免死金牌。这样的英雄豪杰怎么会突然反叛呢。”
“话说自长乐宫之变,玉氏皇朝前驸马、镇北侯秦承安杀岳父圣元帝,自立为永昌帝,宣布国号为大秦。从此南玉北秦并立。西北有大漠天厥魔族,从此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
“听说是被赞为‘百样周全观可亲,千般笑面草根甜’的缉事厂厂督宇文昭毅,收到可靠密报,不敢怠慢,回禀天启帝,接令连夜带人从南明王府中搜出不少往来密信。原来南明王和大秦永昌帝竟然私下互相勾结,密谋亡我玉氏皇朝。永昌帝许徐女以太子妃之位,愿与之共掌江山。之前数次江阴大战设计铲除异己,谋害了不少忠心仙将。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秦内部还有不少心向往正统之人,暗暗密信相告。”
“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幸亏还未颠覆我朝就被揭发了。缉事厂厂督宇文昭毅真真是英明神武。”
“天启帝因与南明王一同长大,看见投敌密信还不肯信,昨日宣南明王入宫自辩。”
路上飞奔来一队队黑袍守卫分别封锁四个城门,张贴皇榜,昭告天下:“昨日南明王刺杀皇帝,被当场击毙,皇上重伤昏迷。南明王徐氏一族因通敌弑君被判于十日后满门抄斩。”
一句句最新消息犹如一壶菜油倒进了沸腾的水里,流言四起,久久难以平静。
“没想到南明王狼子野心,谈话激动时居然行刺皇上,天启帝重伤,幸好宇文昭毅及时救驾,奏起封魂玉笛,将南明王当场立毙。据说南明王经脉尽断,血涌喷出,至死双目圆瞪呢喃三个字,白衣蟒袍染成血色。”
有看客急不可待追问:“哪三个字。”
好事之徒回应“‘不是我。’”
“不是他还会是谁,人证物证确凿,不仅有书信,还当场行刺。再说宇文厂督怎么会出错。”江南文风开放,当今广开言路,求贤若渴,因此人人都可议几句政事。
“南明王也曾是一时豪杰,‘羌管悠悠君未归,烽火熠熠照西京。塞上胡虏空闻惊,白骨魂梦望边关。’抗击天厥十余年,何等风光。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沦落到此地步。”
客人都在磕着花生瓜子议论:“杀的好,大快人心!正应验老话‘佛前常悲悯,世间公义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