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叹天,何来成王败寇?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1/2)
各种史籍中关于京观的记载并不在少数,最不露脸的当属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命大军进军高丽,企图一举拿下棒国,扩大自己的领土。
没成想,膏丽军民一条心成功杀退了隋朝入侵者,为了以示军威,震慑中原,便用这些倒霉的隋军将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观,偷鸡不成蚀把米。
反倒是让后来灭了自己的糖太宗出面,派出使臣与高里国交涉才把京观拆除,收拾隋军将士骸骨,使其得以安葬。筑京观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废除,满统治者对待尸体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公平对待。
三,让火焰净化你的灵魂
火葬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
在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中,就有关于双方协定休战各**烧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见火葬也是古代一种处理战后尸体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或是上天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有了火葬,但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可以看出来烈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东汉后,随着佛教传入,僧人习惯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渐采取火葬的入殓形式。
四,古来白骨无人收。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获胜的一方才会去做的,失败的一方跑路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妥善处理同伴的尸体了。
胜利一方的尸体自然会被好好安葬,甚至会被同伴带回家中交予亲属处理,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条件是你是胜利者。
而失败一方的尸体怎么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赶上好的给你挖个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的军队,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的兵车行所描写的真就是那种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还有更惨的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敌军的尸体直接就变成了获胜方的军粮,这种极其残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也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曹军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