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五)(1/2)
腊月初十,京城大雪纷飞。皇城之中尽是悲伤。
大安国安和皇帝病逝。
太和殿内,跪了一屋子的人,陈桢宪和陈桢林自然也在其中。
一直侍奉皇帝的老公公,从皇帝的枕下取出了一道圣旨,此乃皇帝的遗诏,众人皆俯首听旨。
老公公用他年迈却又尖锐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先帝遗诏。皇四子陈桢林人品贵重、才德兼备,深得朕心,当克承大统,着即皇帝位。钦此。”
圣旨一念,屋内之人皆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陈桢宪心中原本还因父王的病逝而悲痛,此时全化为愤怒,他道:“张公公,你是不是念错了?”
张公公道:“太子殿子,杂家虽年纪大了,但还没老眼昏花,圣旨上确实写的是四殿下继承帝位。”
张公公说着便要将圣旨递交于陈桢林,却见陈桢宪一把夺过圣旨,看过圣旨上的内容后,他咬着牙,哭笑道:“父王……你果真是偏心!”说完他便将圣旨摔在了地上,愤然离去。
张公公拾起了地上的圣旨,将它递于陈桢林,道:“四殿下,接旨吧。”
陈桢林双手接过圣旨,看过圣旨的内容,确实是父王的笔迹,确实加盖了玉玺,疑惑问道:“父王,为何这样做?”
张公公笑笑道:“殿下,圣旨上写的很清楚了,殿下您人品贵重、才德兼备,将来定是为明君。”
陈桢林看着圣旨上的内容,又道:“可是……”
张公公打断道:“四殿下,别可是了。接过这圣旨,您就是我朝的皇上。”
说完,张公公便跪了下来,道:“吾皇万岁!”
众人见状,虽难以相信先帝没有立太子为帝,反倒是立了前任太子,心中有疑虑,也有质疑,但却也不敢说什么。
此时,人群中有声音道:“微臣叩见皇上!”说着便向陈桢林叩首行礼,此举乃王丞相所为。众人见王丞相这样做,便也跟着附和起来。有几位原是陈桢宪一党的大臣,几番思量,也认明了局势,跟着叩首行礼。
五日后,皇城之人皆都披麻戴孝,举国同丧。但丧仪这天,陈桢宪却没有随行。准确来说,五日以来,他都将自己关在了太子殿。无论身边亲近之人如何劝说,他都不愿去葬礼仪式,即便知道这将是死罪。
在丧仪前一日,从封地赶来的陈桢康也去找过一次陈桢宪,但却被拒绝相见。陈桢康原本是念及兄弟之情,特来劝导陈桢宪,却被拒之门外,心中也有几番不悦,嘀咕道:“大哥可真没用,到手的皇位都保不住。”
身边的随从听了进去,附和道:“四殿下还真是走运。”
陈桢康眉头一皱,更是不悦了,骂道:“还不是你们办事不利!”
随从怯道:“属下也没想到四殿下跟前会有高手守护着。”
陈桢康露出不满的神情,道:“什么凌霄阁,都是一帮不入流的蠢材。两次都没要的了桢林的命。现在可倒好,他不仅娶了姝婳,还当了皇帝!......你看你,找的什么人办事!一点本事都没!”
陈桢康骂骂咧咧着,随从也不敢再去插话。
陈桢康心中本就未完全放下王姝婳,但却又只能认命。不过,在丧礼仪式这一日,见着跟在陈桢林身边的王姝婳,心中还是有一些涟漪。会想着若是当初陈桢林命丧宫外,他是不是就可以和王姝婳共结连理。会想着,若是有朝一日他成了皇帝,是不是就可以将王姝婳抢回来。
终归是想一想,他还是得认命。
先帝丧仪举行后七日。陈桢林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平’,时为安平元年,立丞相之女王氏为后,大赦天下。
登基大典之时,陈桢宪依旧未出席。待所有仪式、典礼操办结束,陈桢林便去了太子殿。
太子殿内异常安静,屋内没有任何太监宫女,只有陈桢宪一人背坐在大殿之中,甚为冷清。听见脚步声,陈桢宪回头看了一眼,陈桢林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甚是刺目,陈桢宪又背过头去,语气低沉道:“你来做什么?”
陈桢林道:“朕登基大典,你为何不出现?”
陈桢宪冷笑一声,道:“所以,你是来治我的罪的?那尽管下旨便好.....是问斩,还是囚禁?”
陈桢林缓缓说道:“二哥,你觉得我该如何下旨?”
陈桢宪道:“罪该......问斩......”
陈桢林冷漠的道:“可我不能如你的愿!”
陈桢宪回过头来,疑惑的望着陈桢林。陈桢林又道:“二哥犯的错,岂可一死了事!”
陈桢宪神情有一丝惶恐,问道:“你想怎样?”
陈桢林道:“我要封二哥为长宁王,去镇守长宁之地。”
长宁郡位于大安国的西面,与西沧国交界,近年来纷争不断,民不聊生。所以若在往日立皇子为长宁王,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时至今日早已不同,陈桢宪自知自己犯下重罪,而今并未被责罚,反倒是被立为王,有些不敢置信。
陈桢宪此时方才起身,问道:“为何放过我?”
陈桢林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二哥,这句话是你当初教授于我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