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初创篇——抄(1/2)
这是一首忧伤的七言绝句,在登临来的那个年代,堪称绝世之作,而登临使用该诗句,则比诗句的实际诞生之日早了三十多年。然而,艺术之魅力永恒强大,就在于它可以穿梭时空,深深触动古今之人的情怀。诗句中最后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将战争的残酷与女儿家的柔情联系在一起,也是整首诗的升华,化为最强音,直击人的灵魂。
其实,无定河正是北疆的一条河流,也是当年汉廷六十万大军与匈奴军队交战的主战场,那一战,匈奴以十万骑兵大破六十万汉军,追杀千里,汉军尸横遍野,生者十不存一,精锐丧失殆尽,自此,汉廷一蹶不振,从而开创五胡乱华之世。
华夏龙廷建国后,诗人来到北疆无定河边,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阵亡将士的白骨,于是有感而发,创造出这段千古名句。
这段七言绝句有震撼人灵魂的力量,吴晶晶拿起写着诗词的纸,低声吟诵,即便是年幼的她,也可以隐约感受到诗句中蕴含的哀伤,一时为之神夺。
登临不知道将这首诗写给吴晶晶是对是错,不过,总算是达到了目的,将这小女娃稳住了。于是,他悄然起身,乘着吴晶晶不注意,溜出了茶水间。
登临站在茶水间之外,脑中努力勾勒着那件可以搬运货物的工具,依稀有了些感觉,就找一名伙计要了些吴晶晶写字用的纸张,又寻了些细细的木炭,便走出商铺,返回内院。
战乱之时,什么都金贵,就连登临手中的纸张,也不是穷苦人家能用起的。这些粗糙的纸张被放在商铺中贩卖,一文钱只能买一小摞。纸张用树皮、木浆等揉制而成,泛着淡淡的黄绿色,散发出古怪的气味儿。
登临拿着纸张和炭笔,快步返回自己的房间,脑中的那件工具越来越清晰了,他需要立刻画出基础的结构图,好对着图制作。
登临离开商铺没一会儿,刘玉娟就返回了商铺。吴家在城中还有两家商铺,此次在雁门和燕京两地行商,商队伙计折损较大,尤其是管事的吴二和大秃子丧生狼吻,而商铺之中,管事之位不可或缺,非信得过且机灵之人不能担任,吴掌柜奔波劳累,回家后不久,头疼的毛病就犯了,吴夫人不忍夫君过度操劳,便安排刘玉娟去另外两处商铺代为照应。
大黄狗阿美跟在刘玉娟身后,阿美身后跟着的,则是一脸疲倦的天天。中午的时候,天天凭借一块桂花糕,成功打动阿美,——哦,别想歪了,所谓的打动,不过是阿美允许天天在自己三尺以外活动,若天天胆敢擅自逾越,必将利齿伺候。
此刻,天天在内心感叹:他妈的,古代的人和狗可真能走啊,老子的腿都跑细喽。原来,整个下午,刘玉娟带着阿美或是在商铺中忙碌,或是在商铺间来回奔波,天天为了追求美女狗,不得不颠颠的跟在后面跑,着实累得够呛。
刘玉娟走进商铺,见吴晶晶趴在桌子上发呆,走过去问:“晶晶,在看什么呢?”
吴晶晶抬起头,大眼睛内泪水迷蒙,“娟姨,战争真的好残酷。”
刘玉娟见这古灵精怪的小鬼头居然一反常态,说出这么有内涵的话,在看其表情,明显是哭过的,顿时大奇,就坐在吴晶晶身边,伸手轻捏了捏她粉嘟嘟的脸蛋,笑道:“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咱家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头竟然忧国忧民起来啦。”
“娟姨,你看。”吴晶晶将桌子上写有诗词的纸张推到刘玉娟面前。
“咦,这是谁写的字,好奇怪的书法,不过倒是挺秀气的。”刘玉娟说道,古时的人都是用毛笔写字,而登临凭借从封印中飘忽出的记忆碎片,用后世的硬笔书写,所以显得与众不同。
刘玉娟开始轻念诗词,“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雕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犹是深闺梦里人……”刘玉娟是读过书的,机缘巧合被异人收为徒弟,才得习武,所以,她能读懂诗词,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也较吴晶晶深刻。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了诗词描写的一切,英勇的战士为守卫家园,征战沙场,在无定河边不幸命丧,化为河边的白骨,而战士的妻子尚不知情,犹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思念远方的夫君。
刘玉娟仿佛感受到了诗词中那位思念丈夫的妇人的忧思,不知不觉间,两颗晶莹的泪珠从美眸中流出,顺着香腮滚落,滴在桌子上,裂为数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