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高门生存录 > 衣食篇

衣食篇(1/2)

目录
好书推荐: 农家科举之路 游戏奖励系统 莫非王臣 风雨西楼夜 争霸的游戏 无敌大人物 糊涂灵仙 神戏之域 余烬之国 我的千年女鬼姐姐

衣着

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叫“冠”,后代“冠”又泛指一般的帽子,如《大铁椎传》“不冠不袜”。“冕”是天子、诸侯和大夫在祭祀时戴的,上长方形的木版,前后沿挂一串小圆玉珠。汉代以后,皇帝专用冕,所以称皇帝即位为“加冕”。打仗时还要戴上“胄”,胄在秦汉以后又叫“兜鍪”,后代又叫“盔”,如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这里的“兜鍪”指头戴战盔的战士。

平民不能戴冠,头巾替代之,称为“帩头”,《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比平民地位更低的奴仆,则仅能以青布束头,所以奴仆又称为“苍头”,《董宣执法》“时阳湖公主苍头白日杀人”。

短上衣为“襦”,《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冬有裘、袍等,《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平民通常只能穿褐或布衣,如《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上古没有棉花,布也是毛或麻制成的,但比褐要细一些,所以成为读书人常服,布衣由此而来。

古人穿的下衣主要有裳、绔、裈等。裳即裙,古代男子也穿裙。绔也写作“袴”,今天写成“裤”,但与今天的裤子并不一样。与现在的裤子差不多的是裈。

古人穿的鞋有屦、履、屐、鞮等,多为草、木、皮、丝质

古人衣料的质地除了毛、麻、皮等,还有总称为“帛”的各种丝织品,但那是达官贵人才能穿的,贫贱的人是穿不起的。《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孟子的理想中,如果国家治理得好,人民富足,家家种桑养蚕,那么五十岁的人才可以穿上丝绸衣服。

古人最重要的配饰是玉,常见的有环、玦等。环常为妇女的配饰,如《小石潭记》“如鸣佩环”。璧是古代贵重的瑞玉,它和圭、璋合称三玉,自夏商始,就作为礼器使用,至春秋战国盛行,秦汉以后渐改作饰装品。在古代能称为璧的,必须是“肉倍好”的圆玉,即玉边宽度要大于孔径。除此之外,依肉与好的比例关系,还有瑗、环、玦等。这些圆玉在礼仪中都有特殊用途,如国事访问时以璧为凭信,诸侯召见卿、大夫、士时以瑗为凭信,断绝君臣关系以玦表示,重新召回绝交的人以环表示等。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就是用玦暗示项羽早作决断杀刘邦。

饮食

我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五谷是黍(黄米)、稷(小米)、麦(大麦、小麦)、菽(豆)、麻(麻子),此外再加上稻,就是六谷了。古书中还有其他一些粮食作物的名称,如粟、粱、禾、米、谷等。粟即谷子,后又泛指粮食,如《孟子》“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粱是谷类的优良品种,常用来指精美的饭食,如《墨子公输》“此犹粱肉之于糟糠也”。

古书中的“粮”字,通常是指干粮,而不是今天的粮食,如《赤壁之战》“船粮战具俱办”。

古人肉食中最主要的是牛、羊、猪肉和狗肉,如《孟子》就提到“鸡豚狗彘之畜”。肉的吃法除了煮以外,还有脍(把鱼、肉切细吃)、炙(烤肉)、醢(hǎi,肉酱)、脯(干肉)等。一般的平民是很难吃到的,所以“肉食者”就成了统治者、当官者的代称,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王府心尖宠 沉溺!诱她沦陷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乡愁未了:奶奶的牵挂情 投喂落魄太子后,我捡漏当了皇后 皇家宠媳:帝后嗑CP啦 顾容珩四月的小说 四月顾容珩免费阅读 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万人嫌坠海那天,疯批大佬哭红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