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
随着银河系的价值大幅减少,河外文明的舰队稀疏了许多,至少系内探测网没有异常警告。场技术允许质量相对为零的存在,这意味着只要愿意隐藏,他们的舰队不会露出任何痕迹,甚至可以在银河系内进行旅行,只要不对外界进行宏观干扰,他们可以在战舰内收缩至宇宙终结。
若要避开他们的探察,我可以用维度膜撑起一块区域。由于种种不相容理论,多个维度膜拼凑进行无缝拼凑是不可行的,至少现在不可行。单个维度膜仅能支撑半径为200光年的星域,耗能过多导致极限展开下毫无性价,你不可能建造一个供能设施就为了阻碍别人的渗透。懒惰的我选择了数个星团作为供能设施,并且建造了数万个戴森球。戴森球比场供能和维度供能好维护,随便弄些呆板的机器人更换收集膜就行,只换不修。而场供能那种时不时得花几天解决一个小问题的精密设备,装配一个切割室就得花几个星期,真的换不起。
进入超载文明后,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只剩精度,技术再怎么发展也跳不出那套体系,所以我可以把精度问题扔个科研人员,两亿年的时间,足以解决那些问题。
三维科技才是我决胜的前提,我有把握超载文明无法找到这个支线科技,也有另一种悲伤的可能,现有科技才是支线科技。
体积为零的维度膜以光速扩张,所有超光速空间都被排挤在外,这不同于超光速空间,一个是微观层面的宏观展开,一个质量投影,徒有其表;一个是绝对的宏观展开,引力子配合负物质通过链式反应扩张超光速空间,你可以理解为气球充气。
扩张过程持续了一百二十年,这些年,我清理了银河系内的超载文明,他们的舰队脆弱如纸。我也发现了数支河外文明的舰队,各有胜负。我的势力范围在清理过程中缓缓扩张,其实缓缓用得不好,每年怎么说也能向外扩张个三百光年。百年后,新一代战舰服役,舰队数量抵消了舰队分散导致的效率下降。基本控制整个银河系时,三维科技的研发正式开启,研究者有,嗯,就我一个,这种秘密还是憋在心里好。
ngc 6144,这个距离银心十万光年的星团就是研究站的选址,至于为什么选这?因为这里在仙女银河碰撞面的另一边,稍稍能给我点安全感。这里不得不吐槽,我制作的时间晶体根本达不到小维制作的那个,不如窝在引力子存储器里,他为什么就不多做几个,静下来后,没个舒适的家真得难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