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行星残骸(2/2)
一个星期后,机器人清理残骸时发现了一块记录着信息的便携式存储块。
数据的解读几乎没有花费时间,由于没有大量的文字用于解读,数据可能有些许误差。
储存块中记录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数据很少。
能解析出的信息无非是恒星系沦陷前,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和机器人的工作任务分配。
唯一能引起白启注意的是文字中包含着护盾这一个敏感词。
护盾啊,只要护盾好,缩到天荒地老。
根据零星的数据,无人机群在一天内定位了护盾发生器的大概位置。
幸运的是护盾发生器的外壳十分完整。
继续深入,更多完整的护盾的发生器出现在了地图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行星内核。
几个星期后,如丛林般密布的计算中心出现,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内部散热问题的。遗憾的是,所有计算矩阵都毁于内爆。看这两面金黄,外酥里嫩的矩阵,白启的眼中满是泪水。数据中心炸了就炸了,能理解。但是相煎何太急呢?计算中心这么好的玩意干嘛不留下来,造福后人多好。
供能区域处于最深层,奇迹般的,白启找不到任何贮存原料的场所,那么结论就很明显了,可控高维能量释放技术被证明可行。
供能模块在微微颤抖中开始运行,超过白启极限四个量级的能量被释放,由于没有计算中心控制能量输送,仅有一些应急模块恢复运转。
一个月后。
“维维,它级战舰拆了吧,拍级战舰拆一半,能补的地方都补上。”白启说,“这一块区域的技术解析基本完成,这星球有一整套还能运转的超光速设备,真可怕,把本来就小的四维空间扩大成一个星球。从目前理论看,这已经接近四维空间崩溃的体积极限了。”
“老大,能说清楚些吗,任务太模糊了。”
“额,有些激动,就是先把计算中心补上,看看超光速设备能不能用,不能用的话看看能不能修。”白启说。
一支它级舰队改变了航向,原路返回。
人工智能的协调能力显露于机器军团的高效之中。
计算中心的框架建造精度极高,一方面,这是机器人自带的属性,另一方面,光线科技的公差远低于电子科技。
设备的安装不存在出错的可能,机器安装量产设备的速度远超生物,但设备修理速度却得有人远程控制。
能够被白启理解的技术设备都被白启自己的设备所代替。
发展了数万年的打印技术能够适配小规格的任何零件。
计算中心,供能线路等修缮完成。
在白启的能力范围之内,护盾,超光速设备上也进行了适当的修复。
三年后
供能模块再度开启,能量源源不断地传向所有设备。
场在瞬间扩张,没有丝毫的迟钝。
行星外部,引力场被截去了一部分,凹陷的平面被抚平,轨道上的飞船沿着切线飞出。飞行中的机器人和运输舰出现了一丝混乱。
为什么引力被屏蔽了?我没开启护盾,两亿艘战舰的质量接近矮行星的量级,但圣歌文明的超光速引擎并没有这一功能,白启想。
一颗矮行星的引力场也没大到值得去屏蔽它啊。
更何况这是个充气的胖子星球。
难道高级文明能远距离探测微弱的引力,这精度得多高,衍伸科技吗?白启陷入了沉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