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2/2)
吴征先声夺人,他充分利用杨世对他刚建立起来的好感,利用自己的纵横特长,大大方方地和杨世来了个最易误解的词义辨析——“忠臣”与“良臣”的本质差别:能让自己获得美名,辅助君主获得尊贵的声誉,子孙相传,福禄无疆的臣子是“良臣”;而自身遭受杀戮之祸,又让君主背上陷害忠臣的恶名,使“小家”和“大家”都遭受损失,只留下空名的臣子是“忠臣”。这是吴征最擅长的“正名”。吴征以其精到的词义辨析,给杨世下了一个大套——从今天开始,我将尽情进谏。因此,我的脑袋随时有可能搬家,你如果杀我呢,就是让我成为“忠臣”;你如果不杀我呢,就是让我成为“良臣”。让我成“良臣”,咱们双赢;让我成“忠臣”,咱们双输。吴征这一定位很可怕,他将自己置于了道德高地之上,从而让杨世处于了守势。杀兄夺权的杨世如果还想笑着走进历史,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吴征的“进谏”。之后,他更上一层楼。吴征巧妙地写到:
“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于是,后妃越礼,吴征犯颜直谏;太子越礼,吴征犯颜直谏;皇上想去泰山封禅,吴征依然犯颜直谏其耗费国家钱财。杨世对吴征总是搅局愤恨不已,回到后宫对皇后道:
“朕迟早砍了他的人头。”皇后闻言,下堂换了隆重的朝服,跪拜皇帝,杨世惊问为何。皇后道:
“臣妾向皇上祝贺,有吴征这样敢犯颜直谏的臣子,是陛下之福,正因为陛下有容臣雅量之福,才有吴征这样的良臣,这也是国家之福。”杨世叹道:
“朕的见识远不及皇后啊!”从此,“直谏”成了吴征生存的武器,成了邀宠的法宝,以致杨世有一天就情不自禁道:
“人言吴征举动疏慢,朕但觉其妩媚。吴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武门之变”后,才开始效忠杨世的吴征,终于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杨世以皇帝的身份总结道:“朕当皇帝前,功劳最大的是孙无忌,而朕做了皇帝之后,功劳最大的非吴征莫属。”吴征终于可以在同僚面前挺直腰板了。
吴征非常感念沈约的指点,常常询问其治国意见。沈约主张积极开展与西土诸国的贸易,引入中土缺乏的科学生产技术,先进武器,还主张放松对士民工商阶层的管制,使之能选举民意代表,参与城镇管理。沈约在小心翼翼的改造中土帝国的统治生态。沈约把高度自治的江南打造成试验田,向中央朝廷展示开放成果。吴征的积极建言打动了杨世,杨世对沈约的一丝疑虑也就此放下,任命沈约为副相,参与朝廷核心决策,积极扩展江南开放模式。杨世对沈约建议的放松皇权,内阁主政,皇帝监管的统治模式不以为然,但确实大量采纳了其他意见。中土大赵帝国空前强大,蜚声宇内。吴征与沈约结成同盟,左右政局,孙无忌等虽有所不满,但也不敢造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