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1/2)
群臣知道拓跋洪已打定主意,谁也不敢说话,唯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道:
“陛下继承先皇遗业,统治北方,这次出兵征伐尚未归服的晋国,可是得到的却是商汤、周武王革命的卦象,恐怕不能算大吉吧。何况,晋军重兵驻守永城,扼住我军进军通道,仓促南征,恐非良策。”拓跋洪厉声责问任城王拓跋澄,这场隆重的仪式就草草结束了。
拓跋洪的真意当然不是南伐,而是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回宫后立即召见拓跋澄:
“在明堂上怕人多嘴杂,坏了朕的大事,所以假装发怒,吓住文武百官,爱卿大概明白。现在我们再认真讨论一下革卦。”接着屏退左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次的行动实在很难,但京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全面汉化是毫无办法的,朕和丞相商议,想乘机迁都中原洛阳,爱卿以为如何?”拓跋澄这才恍然大悟,立即表示支持。
十天后,拓跋洪就从京城出发,率领五十万大军浩荡南下。谢志将魏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奏报沈约。沈约看罢战报:
“此次魏国南下,不同寻常。此次南征带领大批官员,行军缓慢,不同于以往魏军铁骑先行,兵贵神速的传统。他们刚刚任命文昊为相,以文昊的习惯,任职之初,重在治国,不会妄动干戈。依朕看,他们是在搬家。不过,为防不测,边境提高战备。特别是永城,加强城防,那里是魏军南征伐晋的咽喉要道,只要扼住咽喉,魏军就难有所为。”谢志遵旨部署。
魏国大军列队出城,一路之上,阵容整齐,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经恒州、肆州,于九月底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拓跋洪宣布迁都洛阳。许多大臣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征,故只得相从,不敢再提出异议,遂定迁都大计。
迁都洛阳后,丞相文昊建议拓跋洪立即实行全面汉化。拓跋洪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各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几天后,又下诏免除迁户三年的租赋。三个月后文昊建议禁绝胡语。于是,拓跋洪发布诏令:“不得以胡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当月,拓跋洪又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胡人,死后要葬在洛阳一带,不得还葬京城。于是,迁到洛阳的胡人全都成为洛阳人。
按照文昊的建议,拓跋洪又依据古代《周礼》中的制度,下诏去长尺,废大斗,改重秤,颁行全国。八月,洛阳金墉宫建成,拓跋洪诏令在洛阳城内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九月,新都营缮工程初步告竣,京城六宫、文武官员全部迁到了洛阳。
正月,文昊建议拓跋洪改胡族复姓为单音汉姓。拓跋洪在诏令中说:“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奚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改姓以后,胡族姓氏不再重复奇僻,与汉姓完全相同,在汉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