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儒冠多误身(1/2)
“张大人,我这徒弟芜茗从今天起就交给您照顾了,他之前虽然腿断了,但现在装上义肢,行动自如,已和常人无区别。芜茗拳脚功夫还不错,也是我镖局的扛把子,给张大人当个贴身护卫跑跑腿应该还是可以的。”
郑一貉笑盈盈的向北平都指挥使张信说道,江芜茗一脸乖巧的站在一旁,右腿上装上大师傅做的活动义肢,确实可以如常行走活动,若不是掀起裤管来看,外观上真的和常人无异。
“郑镖头您这是哪的话?我张信这条命都是芜茗兄弟给捡回来的,要不是兄弟当日临危之下,挺身而出为我张信挡下那刀,今日这断腿之人,就是我张信了!”
“有芜茗兄弟在,我张信也不寂寞了,干什么都能有个伴,遇事也有人商量,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芜茗兄弟身手不凡,屈就他来当我张信的护卫,这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芜茗兄弟,以后就要屈就你与我在北平同进同出一同当差了,我张信的护卫按官阶算是正六品的百户,芜茗兄弟你别嫌弃官小才行。”
“张大人客气了,难得张大人能瞧得起在下,在下跟着张大人有饭吃有事做就行,一户十户还是百户都无所谓的。”江芜茗向张信抱一抱拳。
郑一貉把江芜茗安顿好就要回去,临走向张信说,“我徒弟芜茗晚上回我崇仁门的货行睡,每天早上准时到都指挥使府门口接张大人来都督府当差,张大人有什么差事尽管吩咐他干便是,这小子生性好动坐不住。”
送走了郑一貉,江芜茗开始了他作为北平都指挥使护卫,正六品百户的日常工作。
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时年三十七岁,是个直肠直肚直性子,对当下局势常有议论,褒贬时政,凡事有自己的见地和看法。
江芜茗去年夏天在北平燕王府里“舍己救人”替张信右腿挡刀的那一出戏,成就了张信一上来就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对他放了一百二十个心。
反倒是对待和他同批赴任北平的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张信毕恭毕敬礼让三分,有所防备。
那天上午,张昺谢贵和张信在都督府开会,议完事,张信回到自己都督府的公务书房,把门一关,就开始向江芜茗大吐苦水。
“芜茗兄弟,真不怕你笑话老哥,你知道我这北平都指挥使当得有多憋屈吗,你知道朝廷那个翰林侍将方孝孺让圣上下了道什么样的圣旨吗?”
“大人,怎么了,早上遇到什么事情了?”
“一个加急旨令,在两周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大明朝,你知道哪些脑子进水的文官,火急火燎的要干啥?”
“我滴乖乖,两道火漆加盖的加急诏令,兄弟,你猜猜这上头写啥了,叫各州府干啥事?”
“大人,是不是遇到了哪个外族侵犯,要准备打仗了?”江芜茗见张信气急败坏的样子,莫不是召集打仗来不及筹军?
“打他个大头鬼的仗,这群脑子进水的文臣,他们自称自己是什么来着?对对对,大儒!方孝孺他们这群大儒,火急火燎的通报全国下令,指日内恢复各州府周朝时期的古地名,古街道名。”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过分的!”
“方孝孺他们这群大儒让圣上下旨,恢复周朝的井田制!”
“命令各州府把百姓耕田地块重新测量划分,每人只能耕种一百亩,把每块方田划分成九块,周边的八块叫私田,中间为公田,公田住人,私田由八户人家共同耕种,务农的耕种顺序,要以公田为先,必须耕完公田再耕私田,所有耕种税赋上交朝廷国库。”
“大兄弟,你给评评理,这叫什么狗屁政令?”
“好好地路牌,州府门牌,全部凿掉,回到周朝,周朝!你说在周朝时候,咱们北平这蛮荒之地有没有人口居住啊,还恢复周朝时候的街道名,周朝那会咱们北平有街道不?”
“咱都督府的门牌,也得摘下来砸了,换上周朝时候的官府名字,我这都指挥使也不能叫了,恢复周朝时候官员称呼,改成周朝,你说我这官得要叫啥?”
“井田制!他方孝孺一拍脑门,说得倒是轻松,每百亩为一户,那咱们就得重新丈量土地,重新分配,重新调整城市建制,他说得倒是轻巧。”
“得了,咱们这北平八万铁骑军也甭练兵了,全体带上尺子出动,全北平城内城外去测量土地,先测量再划分地块,每一百亩一块。”
“再把全城老百姓召集了,按户分土地,老百姓还不能想住哪儿住哪儿,每八户人家一片井字责任田,这八户人家只能头碰头地住在中间公田的宅基地上,以前的老宅子全部废掉都不许再住。你说这老百姓还不得炸毛得暴动?”
“兄弟,你说说,这叫哪门子朝廷诏令,还敢自称大儒?依我看,应该叫大傻!”
“吃饱了撑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