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梦回长安!”(2/2)
魏真宰提了个折中建议,既不放过,也不收押。狄光嗣奇怪地看了魏真宰一眼,然后说:“魏县令所说,岂不是换汤不换药?”
魏真宰对着狄光嗣笑笑,说:“朝廷有明令,百姓擅自结社超过一定规模,就可认定为反叛,这摩尼教就是一个典型。难道狄公子不知晓吗?”
不要说狄光嗣不是太子,就是当朝太子也不能肆意纵放谋逆钦犯。
所以,狄光嗣只有同意魏真宰,采取这个折中办法。
狄光嗣对一众摩尼教众说:“诸位若信得过在下,不妨暂居梵安寺,我定设法护卫诸位周全。”
明尊,在摩尼教普通选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存在,所以,对于狄光嗣说的话,他们是深信不疑的。
狄光嗣既然出言保证,一众黑色襕袍选民自然乖乖跟着几个摩尼教高层往寺北的僧寮走去,因为,那里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他们的住处。
为了以防万一,狄光嗣还是让魏真宰一定要核查清楚,不可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可放过一个坏人。
同时,也要防止不法之人的暗害,这主要是指武家人。
至此,一个隆冬夜晚,一场焚身殒命的危机,在未来科技的帮助下,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以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收场。
回到县衙后,狄光嗣独自一人向马荣问起了后来发生的事,马荣就将有人偷送书笺至县衙,自己灵光一闪,猜中地点的过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狄光嗣。
狄光嗣弄清楚来龙去脉后,让马荣将书笺取来看看,马荣随手就从怀中掏出递给了狄光嗣。
凡人贵处文水地!
如龙在滩遭虾戏。
君若问我在何处?
林下家中女去觅!
狄光嗣反复念了好几遍,才明白其中含义,林下有凡为梵,家中有女为安,文水城中以梵安为名的只有梵安寺一处,所以马荣他们才能够还算及时的赶到。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谁送了这张纸条?
要知道,自己三人被带到梵安寺不过半日,狄光嗣自己也是在天色将晚时,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点的。
这人在稍晚时刻,就能将地点融入诗句,送至文水县衙,引文水差役前去救人,如此机智,定非普通人啊?
可是他她到底是谁呢?
狄光嗣又展开书笺细细观察起来,上面的字很不好看,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的,应该是非惯常用手所书。
但即便如此,仍然难掩字里行间的娟秀之气,这副书笺应该出自一个女子之手。
难道是她?狄光嗣心中猜测。
可能吗?且不说地点不对,就算真的是她,她又为何要救自己呢?没理由啊!她此番出现在文水,所图又是为何呢?
狄光嗣心中想着这个答案,肯定又否定,否定又肯定,一番纠结之下,也无定论。
心中千头万绪的狄光嗣不知何时,竟睡熟了,马荣见状,把他搀至榻上,方才离开。
而梦中的狄光嗣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日的长安城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