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逐鹿中原(1/2)
继统七年的除夕注定是个悲伤的除夕,这天大早,天色尚未全明,皇帝便到天坛祈天请命。三层的高台上,皇帝一个人孤零零的跪着,他仰头望天,天阴沉而无语,皇帝于是也黯然无语。洛都七年的天子生涯一晃如云烟过眼,现在他要拜别苍天到长安去了,他希望上天能够继续保佑他,保佑他还能回到这个三层高台上祭祀上天。因为除了洛都,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天坛了!
继统皇帝在高台上跪了好久,跪到膝盖都有点发麻,这才吃力的站起来,当他慢慢的走下台阶,他发现他的脚步变得轻飘飘的,就好象在腾云驾雾。皇帝因此有些惊疑,自己会不会一脚踩空,失足从这高处摔下来?所以剩下的台阶,皇帝走得格外小心翼翼,大冬天的,他竟然走出了一身的大汗,但还好,皇帝总算平安的走到最后一级台阶上了,他停下来喘了几口气,手撑着身旁的栏杆借了一把劲,这时有两个小太监跑过来,想要搀扶皇上一把,皇帝却扬起头,冲他们瞪着眼睛,叱道:备车驾!
皇帝这一天很忙,祈天之后,跟着要去社稷坛拜地求福,天地都祈愿拜求过了,最后他还要到太庙辞告祖宗。
皇帝在太庙祭告列祖列宗的时候,心情依然滞重,他不知道祖宗的在天之灵是不是聚集在敬思殿里看着他这个不屑子孙,他们会因此摇头叹息?还是捶胸顿足?皇帝因此有些不敢看张挂在大殿上的祖宗们的御容圣像和其下供奉着的神主牌位。此刻他心神不属,只想匆匆的把这个仪式行完,然后转身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地方。但是大殿外的庑廊下,这会儿却是钟鼓齐鸣,玉磬轻敲,丝竹管弦,盈盈悦耳,太监们不紧不慢的吟哦颂唱着“奉先追思之曲”,声音虚无飘渺,恬淡悠扬。
皇帝的心情被这曲子弄得一团糟糕,他铁青着脸,刚要发怒,但最后只是轻轻的一挥手,吩咐身边的太监说:去,叫他们都住嘴别唱了,朕没有心思听,列祖先皇们只怕也不愿意听……
那太监一溜烟的奔出殿外,边奔跑边叫喊:“圣上有谕,撤乐!止声!肃静!”
乐声止,歌吟歇,大殿里顿时一片死寂,皇帝阴沉着脸说:现在是不是该朕读祭文了。
太监小声说“是”,赶紧呈上祭文,皇帝皱着眉,神色木然,有点不情不愿地将这篇祭告祖宗的册文接过来展开,他干咳了两声,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册文上的内容读给先祖与先妣听,当他说出了“去国西迁,将图再复,敢告于天地祖宗”这几个字时,心里竟似如释重负。最后皇帝一扬手,把册文丢进面前的香炉里,火光一阵明晦,一切灰飞烟灭。
祭完祖先,太监们七手八脚的将御容圣像和神主牌位小心地收藏起来,皇帝要亲自引护祖先们的圣灵神位西行。
皇帝看着那些圣容御像被卷成轴,封存于玉匣内,终于长叹一声,快步走出了敬思殿,在他身后,几个小太监正在吃力的关上敬思殿的大门。当皇帝的车驾驶出太庙的红墙,虽已经去远,他仍是听见身后“咣啷”一声大响,皇帝知道那是太庙的两扇又厚又重的大门给封死关严了。
皇帝回到宫里,颁下了他在中原的最后一道圣旨,这也算是他给臣民们的一个交代。
“皇帝轸念中原兵连祸结,百姓叠遭惨伤,故豁免各地钱粮三年,同时大赦天下并宣布改元,新年号叫做“重光”,各地军民人等,应体朕意,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假以时日,必宇内澄清,天下重归一统。”
继统皇帝是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离开洛都西迁长安的,皇帝在临行之前,特意命令车驾在洛都城内的几条大街巡行了一圈,这里是他做过七年天子的地方,是首善之地,是天下之都,他不知道这座城是不是从此不再属于他了?
皇帝的车驾出安福门西行,行前皇帝已令太子建放弃偃师,殿后拱卫,并以大丞相宋有道为洛都留守,保境抚民,安和内外,恪尽其职,若是京师难守,大势将去,可撤往弘农。
宋有道在伊川接到诏书,惊惧莫名,皇上既不念功劳,亦不念苦劳,明知孤城难守,却命他留守,虽说可撤往弘农,可大军重围,三路逼近,安然撤离谈何容易?皇上这分明是不再顾念昔日君臣之情和姻戚之谊,抛弃他如弃弊履。
现在皇帝和朝廷都西狩而去,留他困坐危城,收拾残局,宋有道无可奈何,只得由伊川直奔洛都,点数城中,兵不足三千,民不过数万,问计于人,左右尽皆茫然,不知计将安出?宋有道回天无力,成仁无胆,日夕惊忧畏怖。
重光元年的正月初三,唐觉之所率的江南大军攻取了伊川,乘势进军龙门,兵锋直指洛上。同一日,威武大汗色以斯过偃师,屯兵于白马寺,而神王大汗也里温也渡过黄河,星夜进抵于洛都城下。
三路人马都想抢先入城,然而洛都城池高大,硬攻费时日久且未必能够讨巧,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选了攻心为上。唐觉之,也里温和色以斯先后都写了劝降书信,规劝宋有道认清形势,勿做困兽之斗,开城投降,以此保全自家的富贵。
洛都虽然四门紧闭,然而孤城毕竟难守,宋有道思前想后,惟今之计,只有举城而降了。城外三军进逼,虽都在劝说自己投降,宋有道却要筹思应该降于谁?降于江南,必不可行,他是南都皇帝眼中的元凶首逆,虽死犹有余辜,必不肯轻易放过;至于逆胡色以斯,势单力孤,也不足以长久倚靠仗持,所以怎么看,都只有投降东胡大汗也里温最无后顾之忧。
宋有道尚在筹思之际,其帐下的将士和城中的官民,都一再敦促宋有道速降。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大丞相应替合城军民着想,万万不可惹怒敌军,使玉石俱焚,全城遭难。
宋有道思虑停当,立即打发人前往也里温的大营商谈献城投降之事,在得到神王大汗的确切承诺后,便于第二天正月初四日,率洛都的军民,奉印绶图册,开北门归顺了东胡。
胡兵入城,洛都家家户户都以白粉在墙壁或是门楣上大书“中原顺民”四字,宋有道亦安排留在洛都的父老士绅向神王大汗敬献猪羊牛酒,以犒劳远道而来的胡兵。
神王大汗未费一兵一卒即得了洛都城,圆了自己的旧日梦想,自然欣喜若狂,他依照前所约定,加封宋有道为洛王,以酬报其功。而宋有道痛恨继统皇帝不仁不义,如今既已归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请神王大汗也里温入居皇宫,御临正殿,建号立国,以应天命吉兆。
也里温闻言,哈哈大笑,对身边左右说:汉家的皇帝据说是上天的儿子才能做得,咱们胡人按你们的说法只能居于蛮荒四野,听命受教,哈哈,想不到天道无常,如今竟然向着我们胡人了,现在就连中原的天子也可以换我们胡人来做了!
宋有道说:承天命者,天必佑之!汉道已衰,胡人方兴,所以天命改移,故大王得以入洛,继而兼并天下。古圣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臣体察世道,服膺天命,故而归顺大王,此后竭忠竭诚,敬事于大王,鞍前马后,听凭大王驱使,惟愿我大王河山一统,万世传承。
也里温连声说好,感叹道:若是汉人都如洛王一样知天命,体运道,东胡何愁不胜!吾胡人亦何不能为天子,不能据天下!我若为天子,当以洛王为相,富贵亦与尔共图!
宋有道叩首称谢,率殿下汉臣再请神王大汗建号称帝,上以应天命,下以顺人心。宋有道并称:胡人入中原称帝,古已有之,再说胡汉同体,华夷一家,此大同一统之象,只要大王尊礼重教,广施仁政,民心终归自安,君臣父子,伦常有序,此万世不易之纲,汉民受此教化,必事君以忠诚,开科取士,结好高门,则人人甘为大王所用,天下何愁不定!
初五日,也里温听从宋有道的劝请,在洛都登基,宋有道率汉臣为之上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平汉”。
屯驻在龙门的唐觉之闻听宋有道开门献城投降了东胡,不禁扼腕叹息,收复旧都,光复山河,这千古难遇的不世奇功眼睁睁与自己失之交臂,正所谓时运不济,功亏一篑,眼下洛都有了新主,相与争锋又无胜算,唐觉之只得率军暂归伊川。
戴有忠见他整日闷闷不乐,便劝他说:洛都处天下之中,易攻而难守,胡人孤军深入,未必能够长久立足,大将军宜巩固所得的州郡,为朝廷多占一点实地,待日后胡人退却,再图进取不迟。
唐觉之想想也有道理,遂发出檄文遍传中原各州郡,自从继统皇帝出奔西狩,中原此时已经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各地守令无所适从,在胡人与江南之间徘徊观望,地方豪强则大建坞堡山寨,聚集乡众部曲,于乱世之中苟延残喘,力求能够保全宗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