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故国家邦 > 一,贵妃唐氏

一,贵妃唐氏(1/2)

目录
好书推荐: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

崇文十年七月,时当酷暑,贵妃唐氏午睡醒来,汗透罗衫,浑身燥热难耐,身旁的侍女掌扇的掌扇,取水的取水,奉食的奉食,围着娘娘忙成了一团。

贵妃娘娘这会儿却有点不太想动,她换了个姿势歪靠在杨妃榻上,手中的七宝香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她依稀记得刚才她正做着一个梦。一开始梦里春光明媚,景象鲜明,游走其间,不胜欣喜,然而天色骤变,云起雾涌,四顾茫茫一片,唯有殿阁耸立云中,高不可攀……这景象仿佛在哪里见过,当下蹙着眉头细思慢想——殿堂楼阁!噢,是了,她在梦里头见到的正是西苑新造的殿阁,云遮雾罩,美仑美奂,看上去恍如天上的宫阙。

回想起梦中的情状,唐贵妃不由自主举目眺望,远处遥遥可以望见西苑那边高高立起的脚手,凝神看似乎可以看到忙碌的工匠在上面运砖搬瓦,来来回回。

自打西苑那边动工以来,贵妃唐氏就隐约有了心事。随着西苑的工程越铺越大,她的心事也越来越重。所以每天下午,她都会在这杨妃榻上歪上一会。她歪在杨妃榻上,眼光随便那么一瞄,就恰巧可以看见西苑营建中的殿堂楼阁。盖顶了!这凭空冒出的殿宇都已经开始盖顶了!念及于此,贵妃心中便生出一股无端的懊恼,这一懊恼往往就会汗流浃背,那就需要内侍宫女们,围着自己不停地打扇,不停地讲些解闷的市井笑话街头俚语来让自己宽心解颜。

自从崇文元年受册封妃,十年的悠闲岁月一晃而过,身处深宫,百无聊赖的唐贵妃越发心宽体胖,等到她觉得自己走路发喘,身子累赘的时候,这浑身多余的肉已经象野火漫延,一发不可收拾。她也时不时听见那些宫女内侍在背后偷偷叫她“永福宫的胖娘娘”!胖娘娘——曾经娇滴滴的如花美眷居然成了永福宫的胖娘娘!想着这些的时候,贵妃唐氏不知道是悲是叹是忧是恼。

暑气蒸人,汗出如浆,尽管侍女在一旁用力地扇着扇子,那汗珠却一点也不见少,从脸上身上,从四肢百骸,从每个毛孔,拼命似的流、冒、滴出来。唐氏丢开手中的香扇,霍然坐正了身子,内侍适时奉上冰饮冷食,唐贵妃只取了冰镇梅子汤,呷了两口,便站起身,望着远处西苑的楼阁发呆,马上就到了七夕乞巧的时辰,这天气怎么还热得跟遇鬼了似的,透着离奇古怪!

怔怔出了回神,贵妃唐氏的头脑里忽然闪过一个可怕的的念头:天象示警,必有妖孽!难道这妖孽就藏伏在深宫之中?身为后宫的贵妃,受国家皇上之恩幸,唐氏心想,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对上天的预警无动于衷,袖手不理。

身为世族高门之后,素来深明事理的唐氏,常怀忠君体国之心,历代的贤后良妃传,亦常常手不释卷,直至耳熟能详。象国朝孝贤高皇后,长于劝谏,使君王弃奸佞,远小人,亲贤臣,终成一代明君圣后,至今为天下子民敬仰;再如皇上的祖母孝贞景皇后,身处宫闱,心系朝堂,罢各地秀女采选,放后宫佳丽三百,课督先帝,成就文治武功,以其淡泊贤德,垂帘辅佐,士民陶陶,人皆颂称“女中尧舜”。其生前订立的宫规仪则,至今悬挂在后宫内闱,此举足令那些外来的妖孽窥宫门而不得入。

唐氏这样一想,心里略微安定了一些,身上的燥热顿时减轻了许多,外头的暑气也没有方才那么蒸人。

她慢慢踱回到杨妃榻旁,倚着榻,摇了两下扇子,抬头看看西苑,那儿的工匠依然忙得热火朝天……

只是皇上这回怕是动真格的了,自从搬到西苑芙蓉馆之后,几乎就跟后宫断了往来,而皇后呢,则好似供在中宫的一尊菩萨,泥塑木雕一般,话从不多说半句,有时连屁也不放一个。任凭皇上折腾来折腾去,皇后都是不闻不问随他由着性子做,贤慧成这个样子真是古来少有!对此唐贵妃洞若观火,并且心下鄙夷:皇后不过是装个样子给别人看。

皇后原本不是这样的人,当年她跟自己一样是太子的嫔御之一,论起位份,皇后这个太子良媛还排在自己这个良娣之后,那时候争风头抢机会,邀宠取怜,欺上瞒下,她有哪样落在人后!皇上登基之时,要不是陈太后力主册她为皇后,中宫娘娘的宝座论情论理都该是唐贵妃坐上!可惜时运弄人,谁叫汪皇后是陈太后的姨侄女,谁叫孝贞景皇后指配的太子妃享年不永,唉,便宜一向都是被人家占去!

唐贵妃愤愤不平,原来还打算去中宫问皇后安,现在临时决定不去了。想想一块在太子东宫做嫔御的小姐妹,一个飞上枝头,母仪天下,另一个却闲处深宫,苦度华年。

唐贵妃心中其实还有一桩最大的恨事,这恨事简直就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她越想这件事,心中就越恨,心中越恨,不知不觉就吃得越多,天长日久,她就由当年皇上眼中的永福宫的解语花慢慢变成了如今众人口中的永福宫的胖娘娘!

唐贵妃这个最最难以释怀的恨事,就是自己至今无出;女人无出,这便是极大的罪过,何况身为宫里的娘娘!无所出,那她的将来还能有什么指望?除了被打发去守先帝的陵寝,就是遁入空门,为先皇祈福!

想想当年共同侍奉太子的一帮小姊妹,亡故的不谈,先说永庆宫的贤妃李娘娘,虽也无子,却为皇帝生了皇长女,如今皇长女已受封宁安公主三年,等到公主出阁开府,驸马爷到底算得上半个儿子。待得李娘娘年老,有公主驸马奉汤侍药,也算老怀足慰。

这皇长女降世不过一年,汪皇后跟后就涎下一子,并于崇文三年正月册为太子。册立之时,皇上遣使告于太庙,派人祭山川河岳,下诏大赦天下,仪式之盛,超迈前代。

有子万事足,汪皇后从此日益贤慧,看在贵妃唐氏眼里,自然是实足的虚伪。

永福宫中按例配有宫女十人,内侍八人以供贵妃唐娘娘差遣役使。但是眼下除了太监小喜子和两个洒扫的内侍并几个蠢笨的丫头留在跟前,其余的全被唐氏差了出去。

一来唐氏的母亲,春水候夫人陆氏打听到来安府城的西街口太平门有个老郎中,人称“送子神仙”,专能治妇科杂症,尤其精擅男女不育。陆氏不敢怠慢,赶紧进宫,把消息传递给女儿。而唐氏听到这消息,简直心花怒放,立刻差所宠的太监小来子跟着陆夫人赶往来安府打听,其余的灵巧精细的太监宫女,她分派了他们另一件任务,闲着没事,要多在宫里走动,凡事多多留神,设法弄清楚皇上现在是不是宠上谁了?

说起来皇上已经有三个月都没有踏进永福宫的大门了。自从唐氏身子的发了福,皇上也就来得少了,不过少虽少,一月也总要来那么几趟,有时架不住唐氏的殷情,也就留住在永福宫。如今皇上绝迹不来了,永福宫的主子奴才立刻就象缺少阳光雨露滋润的花草,眼瞅着一个个发了蔫。

皇上有三宫六院,一宫一院都是一个自成一统的世界,而皇上就是照耀这些世界的太阳,他到哪里,哪里便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于是这座宫苑里的主子奴才也就挺胸昂首,扬眉吐气,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高出几分。

如今皇上不来了,永福宫的宫女太监内心比贵妃唐娘娘还要着急!还要期待!他们每天都忙着打听,皇上哪去了?皇上昨晚上又临幸了谁?是在永庆宫贤妃李娘娘那儿?还是在永和宫淑妃孙娘娘那儿?再不然就是到了承天宫汪皇后那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