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数字化洞窟(2/2)
研究院多年监测研究显示,每15个人在一个洞窟中逗留10分钟,窟内温度就会上升5c,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将大幅度提高。人为损坏也加剧了洞窟的衰败。
为有效缓解游客对洞窟的损害,研究院和国外盖蒂保护研究所进行长达10余年的研究,利用一些先进手段,如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空气渗透率等应用来检测洞窟内微环境,以合理控制游客承载量,一旦监控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超标,洞窟将立刻关闭。
“以上就是我做出的最新的报告,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话落,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好的,谢谢我们的吴副院长做出的精彩分析报告。”新一届院长姓冯,他在会议上如是说道。
“而石窟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它的保护受环境限制,难度更大,因此我们就想到影像的方式,先将洞窟复制保存下来,一旦它消失了,至少还有影像资料留存。而数字敦煌便因此萌生。”
我接过话道:“所以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院便发起了现代技术保护的“数字洞窟”项目,迄今已经十多年过去了。目前洞窟已有83个a级洞窟完成高分辨率数字采集与存储,其中的26个洞窟已完成整个洞窟的图像拼接,数字中心仍以每年20个洞窟的进度进行拍摄。”
冯院长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继续说:“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它既可以留存文明,又能缓解旅游带给洞窟保护的压力,在文物保护与展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与日益迫近的风沙赛跑中,付出常人难以想象努力的文保团队,将带给文物保护新启示。下面有请我们数字化中心的主任吴怀波给大家讲解一下。”
吴怀波打开笔记本电脑,连着大屏幕,用鼠标点开一张张app说:“对比1907年拍摄的石窟照片,虽然现在的设备技术远超过当年,但拍摄的壁画却很模糊,这说明一百多年来,壁画正在老化消失。长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石窟的损害,才出现了这样的后果。”
“数字展示中心播放的影片将石窟最具特色的洞窟全部展示了出来,而且局部细节的放大更让大家对壁画塑像有更直观的印象,而细致讲解也能让游客对洞窟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在之后的实地参观中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对于石窟来说,数字展示中心缩短了游客在洞窟的一个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能够得以“休养生息、延年益寿。”
吴怀波说完之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对这个“数字展示中心”有足够的信心。而再过半年我们的“数字展示中心”将会告一段落,届时将首次对外开放。
江玉华看到这里,内心汹涌澎湃,同时她也更加向往大西北壁画研究所。她想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自看一看。亲眼目睹下那里的壁画以及数字展示中心。
再次抬头看了下钟表,已经过了凌晨,现在是半夜一点半。她揉了揉眼睛,从床头柜上的触摸按钮上关掉大灯,走廊灯,留下小夜灯,卧室里隐隐只能透露出一些微光,江玉华遂躺下休息。
没一会,她就睡熟了。半夜里,她梦到了曲嘉陌的奶奶吴俊英,奶奶带着她正在参观一个个美轮美奂的洞窟壁画。她的嘴角一直微微上翘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